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培训一部:0539—8025001
培训二部:0539—8025001
培训三部:0539—8025001
培训四部:0539—8025001
后 勤 部:0539—8025001
网络宣传:0539—8025001
邮箱: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临沂市文化中心14楼
红色经典
周恩来解救“AB”
时间:2017-12-01 14:23 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1931年底,周恩来到达中央苏区首府瑞金。次年初的一天清晨,他从叶坪广场(注:叶坪广场在江西瑞金的叶坪村,是红军的练兵场,有近两个足球场大。)走过,忽听河边传来一阵女人凄惨的哭声。
周恩来驻足静听。“是谁哭得如此伤心?”他转身朝河边走去。 河岸的沙滩上卷缩着一位50岁开外的大娘,手中抱着几件破衣服,浑身嗦嗦发抖,面对河流,低一声高一声地哭喊着,浑浊的泪水浸湿了前襟。
周恩来上前问道:“大妈,你有什么伤心事能否给我说说?” 大娘揩了一下眼泪,抬头看了看,又低头伤心地痛哭起来。
周恩来一想可能语言不通,于是将大娘扶到草坪上,又从叶坪村找了一位年轻人做翻译。 大娘听说眼前这位陌生人是个“大官”,霍地双膝跪地。周恩来忙将大娘扶起。大娘见他慈善温和,于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说起她那极不平常的经历。
大娘名叫邹桂娇,30年前嫁给石水蓝屋的蓝得庆。蓝得庆勤劳朴实,为人忠厚,垄里功夫样样都行,人人夸他是个种田能手。红军进村后,蓝得庆担任了村里的耕田队长。
1930年冬,蓝得庆替人挑运桶子(做屋盖瓦用的木条),因桶子捆成“A”字型,肃反队员看到了,认为他挑的“A”字型担子是联络信号,便不问青红皂白,将他捆了起来,硬说他是“AB团”的联络员,要他供出联络对象及同伙。蓝得庆那里说得出?他只有苦苦哀求,说以前捆桶子担都是这样捆的。肃反队员说他嘴硬,将他悬空吊起来,严刑拷打。半夜时分,这些人见蓝得庆被打得不行了,又悄悄将他扔进河里。
蓝得庆几天没回家,急坏了全家老小,他们日夜四处找寻。一天中午,叶坪河沙滩上搁浅着一具尸首,一辨认,正是蓝得庆,妻儿老小不禁号陶大哭起来。几天后,他们打探到蓝得庆是被当成“AB团”活活打死的。他的两个儿子一起到黄沙去理论。肃反队员强词夺理,反把蓝氏兄弟也当成“AB团分子”关押起来。
邹桂娇为此哭得死去活来,她带着儿媳妇危兰子找到乡政府和区政府,竟没有谁敢出来为她们说话。到1931年秋,被关的人陆陆续续放出一些,邹桂娇日盼夜盼,终没盼到两个儿子回家来。乡亲们都说她的两个儿子可能死了。闻此恶讯,两个儿媳妇便提出改嫁,几天后即离开了蓝家。如今,家中只剩下邹桂娇孤老婆子一人。她日夜思念难以度日,十分悲伤时,便来这河边沙滩痛哭一场。
听了大娘的一番哭诉,周恩来被震惊了!他安慰大娘说:“大妈,你放心,这事一定会很快弄清楚的。”
经过深入调查,周恩来很快了解到:肃反扩大化虽经过初步纠正,但在某些区乡,特别是在家族斗争较凶、领导权被坏人窃取的地方,抓人、杀人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特别是有些肃反人员借此公报私仇乱抓人,施用毒刑十分残忍,如挖眼、斩手、火烧肛门等,经常将人整死。
对此,周恩来果断作出三条决定:一、对乱抓滥杀负有直接责任的肃反人员撤职查办;二、立即释放被关押的无辜群众并给予医治;三、清理整顿区乡苏维埃政权,清除混进内部的阶级异己分子,取消区以下设立的肃反组织。
几经了解,在黄沙杨屋村,周恩来终于找到了遍体伤痕的邹桂娇的两个儿子,并请人将他们抬送回石水蓝屋。邹大娘见了,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周恩来面前频频磕头:“谢谢救命恩人!谢谢救命恩人!!” 一连几天,周恩来从全县各地救出被关押的无辜群众42人!
瑞金,作为中央政府的首府所在地,其肃反状况如此,整个中央苏区的情况就不言而喻了。1月7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专门研究解决肃反扩大化问题。 会上,周恩来一一列举了他进入中央苏区后的所见所闻,认为苏区的肃反,在许多地方完全偏离了方向,有的完全被坏人操纵,造成了极严重的恶果,必须立即停止。
会议作出了《苏区中央局关于苏区肃反工作决议案》。决议案的开头这样写道:“中央局在深刻检查了过去苏区肃反工作以后,完全同意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并指出:“过去对AB团及一切反革命派认识不正确,将AB团扩大化了,尤其是完全缺乏的,是反AB团的思想斗争与教育工作,结果便发展到以肃反为一切工作中心的极危险的观点。在打AB团中更专凭犯人口供,倚靠肉刑,以致造成肃反工作的唯心论”。决议案规定,肃反工作必须实行根本转变,各级必须立即执行。
周恩来对苏区肃反急刹车,使许多冤假的“AB团分子”免遭于难。
周恩来驻足静听。“是谁哭得如此伤心?”他转身朝河边走去。 河岸的沙滩上卷缩着一位50岁开外的大娘,手中抱着几件破衣服,浑身嗦嗦发抖,面对河流,低一声高一声地哭喊着,浑浊的泪水浸湿了前襟。
周恩来上前问道:“大妈,你有什么伤心事能否给我说说?” 大娘揩了一下眼泪,抬头看了看,又低头伤心地痛哭起来。
周恩来一想可能语言不通,于是将大娘扶到草坪上,又从叶坪村找了一位年轻人做翻译。 大娘听说眼前这位陌生人是个“大官”,霍地双膝跪地。周恩来忙将大娘扶起。大娘见他慈善温和,于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诉说起她那极不平常的经历。
大娘名叫邹桂娇,30年前嫁给石水蓝屋的蓝得庆。蓝得庆勤劳朴实,为人忠厚,垄里功夫样样都行,人人夸他是个种田能手。红军进村后,蓝得庆担任了村里的耕田队长。
1930年冬,蓝得庆替人挑运桶子(做屋盖瓦用的木条),因桶子捆成“A”字型,肃反队员看到了,认为他挑的“A”字型担子是联络信号,便不问青红皂白,将他捆了起来,硬说他是“AB团”的联络员,要他供出联络对象及同伙。蓝得庆那里说得出?他只有苦苦哀求,说以前捆桶子担都是这样捆的。肃反队员说他嘴硬,将他悬空吊起来,严刑拷打。半夜时分,这些人见蓝得庆被打得不行了,又悄悄将他扔进河里。
蓝得庆几天没回家,急坏了全家老小,他们日夜四处找寻。一天中午,叶坪河沙滩上搁浅着一具尸首,一辨认,正是蓝得庆,妻儿老小不禁号陶大哭起来。几天后,他们打探到蓝得庆是被当成“AB团”活活打死的。他的两个儿子一起到黄沙去理论。肃反队员强词夺理,反把蓝氏兄弟也当成“AB团分子”关押起来。
邹桂娇为此哭得死去活来,她带着儿媳妇危兰子找到乡政府和区政府,竟没有谁敢出来为她们说话。到1931年秋,被关的人陆陆续续放出一些,邹桂娇日盼夜盼,终没盼到两个儿子回家来。乡亲们都说她的两个儿子可能死了。闻此恶讯,两个儿媳妇便提出改嫁,几天后即离开了蓝家。如今,家中只剩下邹桂娇孤老婆子一人。她日夜思念难以度日,十分悲伤时,便来这河边沙滩痛哭一场。
听了大娘的一番哭诉,周恩来被震惊了!他安慰大娘说:“大妈,你放心,这事一定会很快弄清楚的。”
经过深入调查,周恩来很快了解到:肃反扩大化虽经过初步纠正,但在某些区乡,特别是在家族斗争较凶、领导权被坏人窃取的地方,抓人、杀人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特别是有些肃反人员借此公报私仇乱抓人,施用毒刑十分残忍,如挖眼、斩手、火烧肛门等,经常将人整死。
对此,周恩来果断作出三条决定:一、对乱抓滥杀负有直接责任的肃反人员撤职查办;二、立即释放被关押的无辜群众并给予医治;三、清理整顿区乡苏维埃政权,清除混进内部的阶级异己分子,取消区以下设立的肃反组织。
几经了解,在黄沙杨屋村,周恩来终于找到了遍体伤痕的邹桂娇的两个儿子,并请人将他们抬送回石水蓝屋。邹大娘见了,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周恩来面前频频磕头:“谢谢救命恩人!谢谢救命恩人!!” 一连几天,周恩来从全县各地救出被关押的无辜群众42人!
瑞金,作为中央政府的首府所在地,其肃反状况如此,整个中央苏区的情况就不言而喻了。1月7日,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专门研究解决肃反扩大化问题。 会上,周恩来一一列举了他进入中央苏区后的所见所闻,认为苏区的肃反,在许多地方完全偏离了方向,有的完全被坏人操纵,造成了极严重的恶果,必须立即停止。
会议作出了《苏区中央局关于苏区肃反工作决议案》。决议案的开头这样写道:“中央局在深刻检查了过去苏区肃反工作以后,完全同意周恩来同志的报告”。并指出:“过去对AB团及一切反革命派认识不正确,将AB团扩大化了,尤其是完全缺乏的,是反AB团的思想斗争与教育工作,结果便发展到以肃反为一切工作中心的极危险的观点。在打AB团中更专凭犯人口供,倚靠肉刑,以致造成肃反工作的唯心论”。决议案规定,肃反工作必须实行根本转变,各级必须立即执行。
周恩来对苏区肃反急刹车,使许多冤假的“AB团分子”免遭于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