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
联系方式
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
培训一部:
培训二部:
培训三部:
培训四部:
后 勤 部:
网络宣传:
邮箱:
地址:
红色传人
从绿林好汉到革命烈土的段起凤
时间:2017-12-01 14:49 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在革命老区江西省永丰县南部山区,有一个人虽已长眠青山,这一带的人们却至今没有将他忘记。这个人,就是从绿林好汉成长为江西工农红军独立四团团长的段起凤。
段起凤原名段月泉,乳名泉古子,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潭头乡石陂村理公坑组丝茅坪的一个佃农家庭。虽然他们家的茅屋旁边就有不少稻田,却没有一坵属于自家。全家靠租种地主土地维持生计。由于粮租繁重,每年秋收下来,除了谷租,所剩无几,生活十分艰难。因此,段起凤的童年时代是在贫困中熬过来的。
人,不管富有还是贫穷,都得谋生。父亲把几个儿子全部安排去学手艺,指望赚点小钱糊口。他家有兄弟五人,姐妹三个,在兄弟中他排行第五。其中,老大、老二安排去学剃头,走家串户为百姓理发;老三学木工;君四和段起凤学裁缝。虽然兄弟五人全都从事手艺,但因为家里早已负债累累,而且做手艺的工钱也时常被拖欠,甚至几年都无法结清。加上旧社会学手艺要从师三年,帮师三年,因而生活还是照样贫穷不堪。整家人从年初累到年尾,生活得不到改观,这让好强善思的段起凤百思不得其解。
跟着师傅学裁缝手艺,走村串户.扩大了段起凤的生活圈和接触面,看遍了人间疾苦,了解到了人世间的不平。于是,青年段起凤在生活艰辛,没有出路的情况下,逐渐萌发了组织封建帮会的念头。开始,他结拜了七兄弟,自称老大,用棍棒练武,人称“棍子会”,以后他远走福建,又参加了封建帮会一“三点会”。几年后,他从福建带领了30多名弟兄返回故乡,在兴国县东村蜈蚣山一带占山为王,劫富济贫。这期间,他还在信丰、安远县一带当了一年兵,串通了二三十个部队弟兄,带着枪支、子弹回来拉起了队伍,成为这一带闻名遐迩、势力最强的绿林武装。那些地主豪绅们千方百计想要捉拿段起凤,然而总是抓他不到。
有一次,他被捉到了,并戴上手铐脚镣,但还是逃了出来。于是乡间便出现种种传说:有的说他力大无穷,武艺高强;有的说他行走如飞,能飞檐走壁;有的甚至说他会使缩身法。这支绿林武装虽然骁勇无比,对地主阶级是个很大的打击,但因缺乏明确的革命目的,对社会生产也有着很大的破坏作用。
1927年秋,东固地区党的领导人赖经邦在东固乡间聚集革命力量,秘密组建中共东龙支部,重建东固农民协会,并建起了一支有10余条枪、20多人的农民武装队伍——东龙游击队。赖经邦了解段起凤这支绿林武装情况后,便打定主意要把他们改造争取过来。事有凑巧,赖经邦和段起凤还有着亲戚关系:赖经邦的姐姐是段起凤的嫂子。由此,赖经邦先叫姐夫做其弟弟的工作。有了进展后,便亲自找段进行说服教育,启发他的阶级觉悟。就这样,这个“只服天管不服人管”的绿林首领把队伍带到了东固,参加了东龙游击队,并任副队长。从此走上了革命的光明大道,并于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1 1月12日,段起凤与赖经邦一起领导了东固暴动。他还到过吉安、吉水、永丰三县的边界地区发动群众,帮助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 12月下旬,根据赣西特委的指示,东龙游击队与永吉游击队会合,成立了江西工农红军第7纵队。纵队长开始是吴江,后来就是段起凤。段起凤成了远近有名的农民领袖。当年群众在一首民谣中曾讴歌他是当地革命的“起根发苗人”。
第7纵队成立后,在段起凤等领导人的率领下,游击于赣西南地区,打击反动靖卫团,支援各地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28年7月初,第7纵队支援兴国崇贤农民暴动,打死了靖卫团团长曾文绚,缴获步枪15支,短枪1支,没收了地主恶霸的大批财物,并用来救济贫苦农民。同月,第7纵队与东固根据地人民并肩战斗,巧妙地粉碎了以吉安县县长邹松纠集的以吉安为主,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县的反动武装参加的“五县会剿”。当时,敌人以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对东固根据地进行突然袭击,妄图一举消灭革命力量。为了保全实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党组织决定第7纵队和人民群众隐藏于养军山,使邹松扑了个空。这时,邹松又施展诡计,声称只要第7纵队接受改编,可以“一律不咎既往”。段起凤和党代表曾炳春决定将计就计,派人与邹松谈判,约定接受改编的时间。邹松信以为真,毫无戒备。当第7纵队开进东固圩时,敌人还摆着欢迎的架势。我军接近敌人后突然开枪,仅邹松只身逃回,一举粉碎了“五县会剿”,大灭了反动派的气焰08月,第7纵队与第9纵队一起,游击分宜、安福、新余各县,队伍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09月,第7纵队和第9纵队奉赣西特委之命,开赴吉水县阜田进行短期休整,并在赣西特委秘书长李文林的主持下进行改编,正式成立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2团。李文林任团长兼政委,段起凤任副团长,曾炳春任政治部主任,刘泽民任参谋长。从此,赣西南地区有了第一支地方红军部队。
1929年2月初,红2团辗转战斗到了兴国莲塘。3月初,红4团配合红五军从桥头出发,打开雩都县城,缴获不少枪支弹药和银元06月初,红4团与红2团一起在宜黄具的东陂,南丰县的洽村、瞿村一带开辟根据地,帮助当地群众组织农民武装,建立农民协会和苏维埃政府,开展了抗租废债打土豪斗争08月18日,红2团、红4团攻克广昌县城,救出了被捕的革命同志09月下旬,红4团从南丰到乐安,第二次攻克了乐安县城。接着,队伍开进招携,策应了张英领导的靖卫团大队起义,使这支有110多名士兵、 80多支枪的武装大部分士兵加入了红军队伍。
段起凤的勇敢善战和对党的忠诚,受到群众的拥护,得到了党的信任,他肩负的担子也不断加重了。 1929年底,他接任了东固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职务,领导东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 1930年3月,他在赣西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特委候补委员。 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攻下吉安,他任赣西南办事处主任。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时,他被选为委员。
中共赣西南特委代表李文林在向中央报告特委干部履历时,评价段起凤“执行党的决议有力”,‘对党非常忠实,工作能力很好,并且绝对的服从党的命令,执行党的工作“。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段起风不仅自己对党对革命赤胆忠心,还教育后代也要革命到底,他的儿子段兴荣16岁就送去参加了红军。
然而,革命者的人生道路有时是曲折的0 1933年6月,由于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段起凤被当作“AB团”分子在公略县(今江西省吉水县水南乡)错杀。党的“七大”以后,段起凤到得平反,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段起凤原名段月泉,乳名泉古子,出生于江西省永丰县潭头乡石陂村理公坑组丝茅坪的一个佃农家庭。虽然他们家的茅屋旁边就有不少稻田,却没有一坵属于自家。全家靠租种地主土地维持生计。由于粮租繁重,每年秋收下来,除了谷租,所剩无几,生活十分艰难。因此,段起凤的童年时代是在贫困中熬过来的。
人,不管富有还是贫穷,都得谋生。父亲把几个儿子全部安排去学手艺,指望赚点小钱糊口。他家有兄弟五人,姐妹三个,在兄弟中他排行第五。其中,老大、老二安排去学剃头,走家串户为百姓理发;老三学木工;君四和段起凤学裁缝。虽然兄弟五人全都从事手艺,但因为家里早已负债累累,而且做手艺的工钱也时常被拖欠,甚至几年都无法结清。加上旧社会学手艺要从师三年,帮师三年,因而生活还是照样贫穷不堪。整家人从年初累到年尾,生活得不到改观,这让好强善思的段起凤百思不得其解。
跟着师傅学裁缝手艺,走村串户.扩大了段起凤的生活圈和接触面,看遍了人间疾苦,了解到了人世间的不平。于是,青年段起凤在生活艰辛,没有出路的情况下,逐渐萌发了组织封建帮会的念头。开始,他结拜了七兄弟,自称老大,用棍棒练武,人称“棍子会”,以后他远走福建,又参加了封建帮会一“三点会”。几年后,他从福建带领了30多名弟兄返回故乡,在兴国县东村蜈蚣山一带占山为王,劫富济贫。这期间,他还在信丰、安远县一带当了一年兵,串通了二三十个部队弟兄,带着枪支、子弹回来拉起了队伍,成为这一带闻名遐迩、势力最强的绿林武装。那些地主豪绅们千方百计想要捉拿段起凤,然而总是抓他不到。
有一次,他被捉到了,并戴上手铐脚镣,但还是逃了出来。于是乡间便出现种种传说:有的说他力大无穷,武艺高强;有的说他行走如飞,能飞檐走壁;有的甚至说他会使缩身法。这支绿林武装虽然骁勇无比,对地主阶级是个很大的打击,但因缺乏明确的革命目的,对社会生产也有着很大的破坏作用。
1927年秋,东固地区党的领导人赖经邦在东固乡间聚集革命力量,秘密组建中共东龙支部,重建东固农民协会,并建起了一支有10余条枪、20多人的农民武装队伍——东龙游击队。赖经邦了解段起凤这支绿林武装情况后,便打定主意要把他们改造争取过来。事有凑巧,赖经邦和段起凤还有着亲戚关系:赖经邦的姐姐是段起凤的嫂子。由此,赖经邦先叫姐夫做其弟弟的工作。有了进展后,便亲自找段进行说服教育,启发他的阶级觉悟。就这样,这个“只服天管不服人管”的绿林首领把队伍带到了东固,参加了东龙游击队,并任副队长。从此走上了革命的光明大道,并于1927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年1 1月12日,段起凤与赖经邦一起领导了东固暴动。他还到过吉安、吉水、永丰三县的边界地区发动群众,帮助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 12月下旬,根据赣西特委的指示,东龙游击队与永吉游击队会合,成立了江西工农红军第7纵队。纵队长开始是吴江,后来就是段起凤。段起凤成了远近有名的农民领袖。当年群众在一首民谣中曾讴歌他是当地革命的“起根发苗人”。
第7纵队成立后,在段起凤等领导人的率领下,游击于赣西南地区,打击反动靖卫团,支援各地的革命斗争,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28年7月初,第7纵队支援兴国崇贤农民暴动,打死了靖卫团团长曾文绚,缴获步枪15支,短枪1支,没收了地主恶霸的大批财物,并用来救济贫苦农民。同月,第7纵队与东固根据地人民并肩战斗,巧妙地粉碎了以吉安县县长邹松纠集的以吉安为主,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县的反动武装参加的“五县会剿”。当时,敌人以数倍于红军的兵力,对东固根据地进行突然袭击,妄图一举消灭革命力量。为了保全实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党组织决定第7纵队和人民群众隐藏于养军山,使邹松扑了个空。这时,邹松又施展诡计,声称只要第7纵队接受改编,可以“一律不咎既往”。段起凤和党代表曾炳春决定将计就计,派人与邹松谈判,约定接受改编的时间。邹松信以为真,毫无戒备。当第7纵队开进东固圩时,敌人还摆着欢迎的架势。我军接近敌人后突然开枪,仅邹松只身逃回,一举粉碎了“五县会剿”,大灭了反动派的气焰08月,第7纵队与第9纵队一起,游击分宜、安福、新余各县,队伍得到进一步发展壮大09月,第7纵队和第9纵队奉赣西特委之命,开赴吉水县阜田进行短期休整,并在赣西特委秘书长李文林的主持下进行改编,正式成立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2团。李文林任团长兼政委,段起凤任副团长,曾炳春任政治部主任,刘泽民任参谋长。从此,赣西南地区有了第一支地方红军部队。
1929年2月初,红2团辗转战斗到了兴国莲塘。3月初,红4团配合红五军从桥头出发,打开雩都县城,缴获不少枪支弹药和银元06月初,红4团与红2团一起在宜黄具的东陂,南丰县的洽村、瞿村一带开辟根据地,帮助当地群众组织农民武装,建立农民协会和苏维埃政府,开展了抗租废债打土豪斗争08月18日,红2团、红4团攻克广昌县城,救出了被捕的革命同志09月下旬,红4团从南丰到乐安,第二次攻克了乐安县城。接着,队伍开进招携,策应了张英领导的靖卫团大队起义,使这支有110多名士兵、 80多支枪的武装大部分士兵加入了红军队伍。
段起凤的勇敢善战和对党的忠诚,受到群众的拥护,得到了党的信任,他肩负的担子也不断加重了。 1929年底,他接任了东固区苏维埃政府主席职务,领导东固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 1930年3月,他在赣西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特委候补委员。 1930年10月,红一方面军攻下吉安,他任赣西南办事处主任。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时,他被选为委员。
中共赣西南特委代表李文林在向中央报告特委干部履历时,评价段起凤“执行党的决议有力”,‘对党非常忠实,工作能力很好,并且绝对的服从党的命令,执行党的工作“。这个评价是非常中肯的。段起风不仅自己对党对革命赤胆忠心,还教育后代也要革命到底,他的儿子段兴荣16岁就送去参加了红军。
然而,革命者的人生道路有时是曲折的0 1933年6月,由于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段起凤被当作“AB团”分子在公略县(今江西省吉水县水南乡)错杀。党的“七大”以后,段起凤到得平反,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