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坦正”的谭政
谭政,原名谭世名,1906年6月14日生于湖南湘乡楠竹山村。5岁开始读私塾和初级小学,后人东山学堂,毕业后当小学教员。1927年3月,受陈赓影响前往武汉,加入国民革命军第四方面军,在陈赓任营长的特务营和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当文书和书记官。
9月,谭政随警卫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29日,部队抵达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将部队进行了整编。整编后,谭政被编入军官队。1927年10月,谭政在井冈山加人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谭政调任工农革命军前敌委员会秘书,协助前委书记毛泽东起草和整理文稿。谭政曾向毛泽东说:“我在老家当教书先生,参军后先在连里当文书,后到营里当书记官,有些熟识的同志见面都喊我‘师爷’,真不好意思呢。”毛泽东则说: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叫你师爷,说你是有知识的武官嘛。我们都是知识分子,不管师爷也好,书记官也好,都是革命的。要在中国实行工农武装革命,就要好好向工人、农民、士兵学习,在革命斗争中好好锻炼自己。”1928年2月17日,毛泽东在茅坪“攀龙书院”主持召开前委军事会议。这是谭政第一次参加前委军事会议。会上,毛泽东具体细致地分析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对工农革命军的兵力部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制定了“围三缺一,网开一面”的战略打法。会议结束后,毛泽东让谭政跟团参谋长朱云卿学习起草攻打新城的作战命令。从此以后,谭政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军事工作。4月28日,朱毛两军在井冈山会师以后,谭政任新成立的红四军军委秘书。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谭政等人起草了决议案。毛泽东抽空进行了仔细修改,修改后谭政认真做了誊抄。这个决议案第—部分的题目叫做《政治问题及边界党的任务》,编入《毛泽东选集》时改题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此文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党的重要历史文献。 10月25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写报告,汇报了贯彻中央6月4日来信指示的情况,全面总结了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进一步阐明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报告也是由谭政誊抄、订正的。此报告就是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中题为《井冈山的斗争》一文。这篇文章曾对中国革命产生过积极而深远影响。
从1929年起,谭政历任团党委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红四军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红二十二军、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先后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开辟赣南、闽西苏区的斗争及中央区历次反“围剿”。谭政善于做群众宣传和动员工作,重视总结战时政治工作经验和发挥政治工作优势。每战必进行战前政治动员,并注重对敌开展政治攻势。曾协助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撰写了《高兴圩以北战斗政治工作报告》、《新田夜间战斗政治工作》等文章,每月都要写一篇政治工作报告,对红军早期政治工作的开展和部队思想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谭政任红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攻治部组织部部长。到达陕北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撰写了《关于红军电新韵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政治工作如何充实新内容、如何适应党的政策转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意见。1936年6月,进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红军后方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谭政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与组织领导八赂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武装斗争和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工作,撰写了《论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论敌军工作的目的与方针》、《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政策》、《论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传统与作风》等理论文章,有力地指导了部队在对敌斗争中的政治工作,对加强党的领导、提高部队战斗力、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保证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43年,调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后兼任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1944年,受中共中央委托起草《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论述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性质、地位、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提出改革政治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意见,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军队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谭政被抽调到东北,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和发展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1948年,组织开展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部队战斗力,为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辽沈战役期间,谭政深入前线各部队大力开展战时政治工作,开展孤胆作战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使部队士气空前高涨,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辽沈战役结束后,为迅速完成人关作战准备,主持召开政治动员会议,要求部队不顾疲劳,立即行动起来,并提出“打到关里去,解放全华北,解放全中国”“到北平、天津过年”等口号。平津战役开始后,大力提倡发扬军事民主,号召广大指战员“打响进关第一炮”,争创打仗好、团结好、政策纪律好的“三好”战斗连队,并深入进行了城市政策和纪律教育,宣布“约法八章”,提出争取“军政双胜”“秋毫无犯、原封不动”等口号。1949年1月,任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参加改编国民党军傅作义部队的工作。3月,任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四野渡江战役,向中南地区进军。
新中国建立后,谭政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副书记、华南军区政治委员、华南分局第三书记等职,参与指挥解放海南岛等沿海岛屿和剿匪作战任务,领导援越抗法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组织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1954年10月,调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协助罗荣桓领导全军政治工作。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2月,任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主持全军政治工作。担任总政治部主任期间,谭政强调在政治工作中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军事训练中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口号,参与修订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领导制订干部理论学习大纲、文化教育十年规划,组织全军开展学习马列著作和文化教育活动,反对林彪把毛泽东思想简单化、庸俗化及把毛泽东给“抗大”的题词起名为“三八作风”等做法。1960年9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被林彪扣上“方向偏”的帽子,被诬陷反对毛泽东思想并结成“反党宗派集团”。1961年1月,降调福建省副省长。“文化大革命”遭受残酷迫害,被非法关押长达年。1975年,出狱后任中央军委顾问。1979年3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式予以平反。1988年1 1月6日,在北京逝世。
谭政一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光辉楷模。许多熟悉他的老同志风趣评价:谭政就是“坦正”,一生坦正。他毕生追求阳从事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最终成为以军队政治工作著称的开国大将。
9月,谭政随警卫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9月29日,部队抵达永新县三湾村,毛泽东将部队进行了整编。整编后,谭政被编入军官队。1927年10月,谭政在井冈山加人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谭政调任工农革命军前敌委员会秘书,协助前委书记毛泽东起草和整理文稿。谭政曾向毛泽东说:“我在老家当教书先生,参军后先在连里当文书,后到营里当书记官,有些熟识的同志见面都喊我‘师爷’,真不好意思呢。”毛泽东则说: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叫你师爷,说你是有知识的武官嘛。我们都是知识分子,不管师爷也好,书记官也好,都是革命的。要在中国实行工农武装革命,就要好好向工人、农民、士兵学习,在革命斗争中好好锻炼自己。”1928年2月17日,毛泽东在茅坪“攀龙书院”主持召开前委军事会议。这是谭政第一次参加前委军事会议。会上,毛泽东具体细致地分析了敌我力量的对比,对工农革命军的兵力部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制定了“围三缺一,网开一面”的战略打法。会议结束后,毛泽东让谭政跟团参谋长朱云卿学习起草攻打新城的作战命令。从此以后,谭政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军事工作。4月28日,朱毛两军在井冈山会师以后,谭政任新成立的红四军军委秘书。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前,谭政等人起草了决议案。毛泽东抽空进行了仔细修改,修改后谭政认真做了誊抄。这个决议案第—部分的题目叫做《政治问题及边界党的任务》,编入《毛泽东选集》时改题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此文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起了重要作用,成为党的重要历史文献。 10月25日,毛泽东给中共中央写报告,汇报了贯彻中央6月4日来信指示的情况,全面总结了井冈山工农武装割据的经验,进一步阐明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报告也是由谭政誊抄、订正的。此报告就是后来编入《毛泽东选集》中题为《井冈山的斗争》一文。这篇文章曾对中国革命产生过积极而深远影响。
从1929年起,谭政历任团党委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红四军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红二十二军、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部主任等职,先后参加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开辟赣南、闽西苏区的斗争及中央区历次反“围剿”。谭政善于做群众宣传和动员工作,重视总结战时政治工作经验和发挥政治工作优势。每战必进行战前政治动员,并注重对敌开展政治攻势。曾协助毛泽东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撰写了《高兴圩以北战斗政治工作报告》、《新田夜间战斗政治工作》等文章,每月都要写一篇政治工作报告,对红军早期政治工作的开展和部队思想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1934年10月,长征开始后,谭政任红一师政治委员、红一军团攻治部组织部部长。到达陕北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撰写了《关于红军电新韵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政治工作如何充实新内容、如何适应党的政策转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和指导意义的意见。1936年6月,进入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学习,毕业后任红军后方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谭政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兼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参与组织领导八赂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武装斗争和开辟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工作,撰写了《论革命军队的政治工作》、《论敌军工作的目的与方针》、《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政策》、《论八路军政治工作的传统与作风》等理论文章,有力地指导了部队在对敌斗争中的政治工作,对加强党的领导、提高部队战斗力、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保证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43年,调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后兼任留守兵团政治部主任。1944年,受中共中央委托起草《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论述了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性质、地位、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提出改革政治工作组织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意见,是继古田会议决议之后军队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谭政被抽调到东北,先后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参与创建和发展东北根据地的斗争。 1948年,组织开展以“诉苦”、“三查”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提高了广大指战员的政治觉悟和部队战斗力,为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奠定了坚实思想基础。辽沈战役期间,谭政深入前线各部队大力开展战时政治工作,开展孤胆作战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使部队士气空前高涨,保证了战役顺利进行。辽沈战役结束后,为迅速完成人关作战准备,主持召开政治动员会议,要求部队不顾疲劳,立即行动起来,并提出“打到关里去,解放全华北,解放全中国”“到北平、天津过年”等口号。平津战役开始后,大力提倡发扬军事民主,号召广大指战员“打响进关第一炮”,争创打仗好、团结好、政策纪律好的“三好”战斗连队,并深入进行了城市政策和纪律教育,宣布“约法八章”,提出争取“军政双胜”“秋毫无犯、原封不动”等口号。1949年1月,任天津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参加改编国民党军傅作义部队的工作。3月,任第四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四野渡江战役,向中南地区进军。
新中国建立后,谭政任第四野战军兼中南军区第三政治委员、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副书记、华南军区政治委员、华南分局第三书记等职,参与指挥解放海南岛等沿海岛屿和剿匪作战任务,领导援越抗法和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组织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运动。1954年10月,调任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协助罗荣桓领导全军政治工作。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6年9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2月,任总政治部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主持全军政治工作。担任总政治部主任期间,谭政强调在政治工作中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军事训练中贯彻群众路线,提出“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口号,参与修订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草案),领导制订干部理论学习大纲、文化教育十年规划,组织全军开展学习马列著作和文化教育活动,反对林彪把毛泽东思想简单化、庸俗化及把毛泽东给“抗大”的题词起名为“三八作风”等做法。1960年9月,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被林彪扣上“方向偏”的帽子,被诬陷反对毛泽东思想并结成“反党宗派集团”。1961年1月,降调福建省副省长。“文化大革命”遭受残酷迫害,被非法关押长达年。1975年,出狱后任中央军委顾问。1979年3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式予以平反。1988年1 1月6日,在北京逝世。
谭政一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光辉楷模。许多熟悉他的老同志风趣评价:谭政就是“坦正”,一生坦正。他毕生追求阳从事人民军队政治工作,最终成为以军队政治工作著称的开国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