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

二级分类:

“三湾改编"幕后的故事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回湖南发动了9月9日的秋收起义,组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计5000余人,引兵上井冈山创建根据地。9月29日,秋收起义部队一路跋涉,来到永新县的三湾村,在那里休整5天,开创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奠定新型人民军队性质,确立“党指挥枪”原则。今年正值纪念“三湾改编”80周年,日前,我们在数年研究党史的基础上,再次追随当年红军走过的路进行采访,了解到一些“三湾改编”幕后的故事。 
毛泽东决定去三湾 
  秋收起义部队到浏阳文家市集合后,毛泽东否定“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把部队引向罗霄山脉建立革命根据地。当部队走到萍乡县芦溪镇时,遭遇敌军和地主反动武装的偷袭,部队伤亡1/3,部队士气低落,士兵不断逃亡。 
  据该县老党史办人员介绍,当部队到达莲花县三板桥时,毛泽东叫来何长工,要他到永新去找一个上井冈山途中安全的休整地。9月25日下午,何长工骑马越过莲花与永新分界的朱岭坳,来到永新石市村,找到了第一次革命时期的农会干部汪季元,了解到走过高溪后,爬越十里山,有个群山环抱的山沟名叫三湾。那里既能摆脱敌军追击,还可走上宁冈茅坪的山路直达罗霄山脉,并介绍井冈山上有袁、王两支“绿林武装”。连夜,何长工骑马返回三板桥,向毛泽东汇报此事,作出决定去“三湾改编”重大决策。 
  该县高溪乡石市村80岁的老人汪龙佑向我介绍:他的叔叔汪秀元多次给他讲红军故事,那年9月26日天未亮,何长工带先遣连队来到永新境内石市村,在该村后山的来岭坡上,挖土凹、拾干柴做饭,不明真相的国民党地方保安队,走上山坡放枪,打散了先遣队伍,被赶来的起义大部队一举歼灭,他的叔叔汪秀元成为红军的向导,带路走向三湾。 
起义部队艰难走向三湾 
  9月26日早上,起义部队进入永新县高溪乡石市、鄱阳和九陂高陇一带。高溪乡石市村80岁的老人汪友明告诉我们,其父在世时曾多次对他说起,当年,这支路过高溪的起义部队着装很杂,有的穿着国民党军装,有的是老百姓打扮,还有的穿着长袍马褂,但是每个人的脖子上都系了一条红领带。当时天气炎热,疲劳和饥饿困扰着这支部队,他们每天天未亮就出发,直至黄昏时才宿营,掉队的伤员则就地留在老百姓家中。 
  该乡九陂村80多岁的邓金老人说,听父辈们讲,起义部队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击,常常来不及掩埋牺牲战士的尸体就急忙行军赶路,加上当时部队中流行疟疾和痢疾,有的战士在行军途中躺在路边的草丛里休息时,就悄无声息地牺牲了,也有一些意志不坚定者,因受不了苦,丢下枪支不告而别跑了,行军中有的士兵身背一支枪,还用绳子捆好挑着三、四支长枪急促行走。 
  9月29日上午,起义部队翻越了大山口,来到一个群山环抱、没有地方反动武装的山坳里——永新县三湾村。当时,革命的火种仅剩下不足1000人和48匹战马。 
室内激烈讨论“党指挥枪”室外党员为保秘密被罚 
  秋收部队到三湾村第二天夜里(9月30日),在毛泽东住的协盛和杂货铺里召开了前敌委会议,毛泽东首先分析了第一次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共产党没有掌握自己的军队,提出了“党建在连上”重大主张,当时担任师长的余洒渡提出各种异疑,陈浩、徐韩等人也站出来反对,室内争论非常激烈、讨论异常,毛泽东耐心作解释,最后举出第一国内革命的叶挺独立团为例,把党支部建在团上,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党掌握了自己的军队的成功经验,来说明“党建在连上”,发挥堡垒作用,在艰苦的战争岁月拖不垮,打不烂,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在微弱的油灯下,一直讨论到天亮。 
  然而,那天晚上枫树坪下别样情景,据该县老党史办人员介绍:张令彬等四个党员是武汉警卫团起义来的士兵,晚饭后,他们互约到后山上开党小组会,到深夜归队,值班排长问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胡弄说到山上拾柴火,却手上没拿干柴,被责令在枫树坪了罚跪。当时,共产党在起义部队中还是秘密的,没有公开身份,他们为保守共产党员身份的秘密,宁愿受苦罚跪一直到天亮。 
  第三天清早(10月1日),师长余洒渡召集部队在枫树坪下集合了,毛泽东站出来讲话,首先鼓舞土气说:“同志们!敌人只是在我们后面放冷枪,没什么了不起,大家都是娘生的,敌人有两只脚,我们也有两只脚。贺龙在家乡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了,我们有近千人还怕什么?大家都起义暴动出来了,一个人可以当敌人10个,10个战士可以当敌人100个,有什么可怕的,没有挫折和失败,革命是不会成功的!”接着宣布“三湾改编”会议精神,组建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三项决定:第一,党组织建立在连上,设立党代表制度,排有党小组,班有党员;营、团以上有党委,全军由毛泽东领导前委,从而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第二,连队建立士兵委员会的民主制度,实行官兵平等,经济公平,破除旧军雇佣关系;并初步酝酿出“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第三,整编部队,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十个连,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改编后,奠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在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山民曾因害怕藏进山中 
  当我们来到三湾村采访,60多岁的老人陈元民等人围着,向我们讲述父辈们说的秋收部队来三湾情况:当年三湾村几个山民到高溪逢圩,见有支部队向三湾方向挺进,怕遭受兵匪抢劫行恶之苦,跑回村喊兵来了,山民们匆匆收拾几件值钱的东西,携儿女带老人慌忙躲到山上。起义部队来到三湾村后,见所有的房子都空了,毛泽东知道群众是因为害怕躲进了山里,便派人去山上喊话,告诉他们是一支为贫苦人打天下的队伍,要山民下山回家。 
  起初,山民都半信半疑,担心他们会像国民党军队那样,骗老百姓下山后抓壮丁或当挑夫。村里有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自告奋勇下山进行试探。下山后,老人看到,这支部队果然与国民党军队不同,这些饥得发慌、衣衫褴褛的士兵,不打烂宅门闯入抢劫,不杀猪狗捉鸡鸭,坐在枫树坪下休息,伤员也只躺在刚收割的稻草上,而且说话和气,见了他就叫“老表”,顿时消除心中的疑虑与恐惧,主动进山将乡亲们都叫了回来。很快,山民们就与起义军打成了一片,相处融洽,争先恐后让房、让铺,送粮送菜给战士,整个山沟喧闹起来了。
毛委员真是穷人大救星 
  三湾村钟家祠70多岁的老人钟天开告诉我们:当时他的一位远房亲戚就住在毛泽东的隔壁,有一天半夜,因腰痛得厉害不停呻吟,毛泽东听到后,立即起床前去看望,叫来了卫生员为病人用药止痛,并从身上拿出些钱,让病人天亮了就去请医生。过了一天,毛泽东还惦记着这件事,又叫一位战士背了一袋米送去病人家中。老钟感激热泪盈眶地说:“毛委员真是我们穷人的大救星。” 
毛泽东带头为山民修红双井 
  在三湾村钟家祠堂前面,有两口清澈见底并排而立的水井,当地人后来称这两口井为“红双井”。 
  家住“红双井”附近的70岁老人李新龙说:当年这两口水井都深不过三尺,起义部队来到三湾后,由于用水的人多,井水很快就变浑浊了。毛泽东那天中午路过井旁见此情景,便叫一名帮老百姓挑水的战士去老乡家借来铁铲、担箕,毛泽东卷起衣袖和裤子,带着几名战士将井里的淤泥进行清理,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将水井挖深了许多,并用鹅卵石在水井周围垒起了一道围墙。如今,80年过去了,“红双井”的水质依然清澈,不同的是当年的鹅卵石围墙已经换成了水泥围墙。 
罗荣桓送战士饭盒保留至今 
  该县芦溪乡樟桥小学的老校长肖文庆,其父肖克昌有幸经历了“三湾改编”。当时其父才17岁,之前在高溪乡替人做苦工,1927年9月28日,他随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了三湾村。 
  在三湾,毛泽东将起义部队缩编为一个团两个营和一个特务连,部队提倡官兵平等,并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在三湾的枫树坪下,时任特务连党代表的罗荣桓,当场将一只饭盒送给了刚参军的肖克昌,以示官兵人人平等。 
  后来,这只饭盒伴随肖克昌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战中,肖克昌因左腿中弹受伤,没有赶上部队,便带着这只饭盒沿途乞讨回到老家永新。新中国成立后,肖克昌享受红军长征干部待遇,被定为革命残疾优扶对象。 
  我们有幸亲眼见到这只饭盒为椭圆形、用锰铝制成,上面依稀可见“上海林笙第一厂民国15年制造”的字样。 
贺子珍扮小媳到三湾探虚实 
  该县龙源口乡泮中村李文亮的爷爷李秋发,是一名已故的苏区老干部,李文亮曾听爷爷回忆“三湾改编”时起义部队与井冈山上的袁文才等人联系的经过。 
  当时,袁文才领导的“绿林武装”在砻市一带活动,听说有一支军队驻扎在了三湾村,怀疑是国民党军队来剿灭他。贺子珍见状,主动要求前去探听虚实。打扮成小媳妇模样的贺子珍来到三湾村后,见到墙上贴满:“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拥护中国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标语,见到军民如一家,同吃同住的热闹场面。在离开村头的山上,巧遇大革命时期担任过乡农会主席的李秋发。李秋发告诉她:毛委员正派他去给袁文才送信,商谈共同到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之事,于是两人一同赶路到茅坪见袁文才。10月6日,毛泽东来到茅坪大仓村与袁文才会面,贺子珍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便怀有崇高的敬慕之情。次年6月,贺子珍成了毛泽东在革命艰苦岁月中的患难妻子。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