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造就红色城市,红色旅游造福老区人民
红色文化造就红色城市,红色旅游造福老区人民!
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积了经验,起了示范,树了标杆,带了好头,不仅是对井冈山精神的最好传承,更是红色旅游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王树茂
让井冈山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的夙愿,也是我们党对这片红色热土许下的庄严承诺。在“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之际,井冈山市庄严宣告,在全国贫困县中率先脱贫“摘帽”。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落实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成功实践,对全国其他贫困县脱贫“摘帽”具有示范意义。
“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根,也是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的力量之源。井冈山在新时代的奋斗和成功实践,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再次注入了新的活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7年前,毛泽东在井冈山对中国革命形势做出了准确判断。今天,井冈山这座中国革命的信仰之山、英雄之山、壮美之山,充分发挥“红色吸引人、精神感染人、绿色留住人”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围绕“红色摇篮、生态井冈、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多彩井冈山旅游品牌,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积累了经验,起了示范,树了标杆,带了好头,不仅是对井冈山红色培训精神的最好传承,更是红色旅游助推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红色旅游的政治、文化、富民、民生综合功能,是红色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优势所在。2004年中央号召发展红色旅游以来,红色旅游塑造了一个响亮的品牌。红色旅游在推进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众化、常态化,产生巨大的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富民和民生功能也十分凸显。
“革命老区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魂,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就不是完整的全面小康。”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为其他老区“摘帽”传输了压力,增添了动力,特别是为红色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提供了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撑。旅游行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勇担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认真梳理宣传中央和地方的“支持政策”,发挥好“指挥棒”的优势,驱动红色旅游脱贫攻坚,使红色旅游走在脱贫攻坚的前列。同时,不断凝聚各方力量,把红色旅游助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落实到方方面面,级级压实责任,层层传递压力,坚持季调度、半年小结、年终总评的工作机制,确保各级干部和红色旅游从业人员用心用情用力抓落实。
红色旅游是联系党和民众的桥梁和纽带。失去了密切政党与民众关系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红色旅游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应有价值。实践证明,发展红色旅游激活了革命老区群众的红色记忆、奋斗意识和拼搏精神,提升了老区群众的获得感,是一条“扶志”更“扶智”,让老区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好路子。
井冈山脱贫“摘帽”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物质条件的改善固然重要,但精神上的“获得感”才是坚定贫困群众能够真正脱贫的力量源泉;脱贫攻坚要彻底“挖根”,就要把重点放在“扶人”上,“扶”是脱贫致富的外因,被扶的人自强不息、勤劳奋斗、自力更生才是脱贫致富的内因。外因是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根本。一味盲目“输血”,而忽视培养扶贫对象“造血”功能,忽视发挥脱贫主体作用,那么扶贫工作只能扶起当下,扶不了长远。人心齐,泰山移。只有最终把“人”扶起来,“授人以渔”,激发内生动力,让人依靠自己双手,依靠勤劳和智慧,才能敲开幸福之门。
红色旅游发展给革命老区带来了客源流、资金流、信息流,拓展了振兴老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如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深水期”,扶贫脱贫工作也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原因各异、情况更为复杂,这就要求我们以“红色旅游+”为基本理念,坚持以旅游带动脱贫攻坚,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大打红色旅游牌,同时依托全域旅游开发,深入挖掘各地旅游资源,推进整合观光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等差异化、个性化的全域旅游资源,变“单一为复合、过客为常客、潜力为实力”,为老区贫困群众开启旅游脱贫的绿色新通道。
井冈山率先“摘帽”,是红色旅游助推脱贫攻坚的一个新起点。以红色旅游助推脱贫攻坚,既要有滴水穿石的韧劲,又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要着力当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想办法、出实招、见行动,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开创红色旅游扶贫富民的新天地。此外,还要立足长远,进一步开拓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持续的举措,以托起“最后贫困者”的幸福梦,服务好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模式、新形态、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