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诀”的形
初冬的井冈山茅坪,村口那颗大枫树已由绿色变为一片火红。村中“八角楼”的前厅,工农革命军连以上干部正在召开攻打茶陵的军事会议。毛泽东对主持会议的团长陈浩说:“大家议一议,这次打茶陵取一个什么样子的战略战术?”
三湾改编时升任团长的黄埔四期生陈浩,口里“嗯”了一声,颇显轻松的回答:“湘桂的军队正在大动干戈,茶陵的守备空虚得很,顶多有罗定的一两个连,经得起什么打?如果说要打的话,还不是拉开架势跟他们干!”
也是黄埔出身的团参谋长韩昌剑接上话:“那是的,军人上战场就是铁匠嘴里的一个“打”字。我们这些当连长、营长的,不是毕业于军校,就是行伍出身,打过不少仗,懂得攻是攻,守是守。”
毛泽东听得皱了眉头,略略定神,把目光移向众人,语气有些沉缓地说:“这些日子,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上了井冈山,就是从敌人占据的城市退到了乡村,换个法子和敌人斗争。这样的话,我们的战略战术也应该来一个转变,就是不打那种攻是攻,守是守的硬仗,而是实行灵活的游击战术。”“以我们的现状,只能采取这些游击性的战术。大家看,我们就这么点人和枪,湘赣两省的军队少不得频频来剿,倘若与他们守是守、攻是攻地硬拼,经得起几个回合?我老是在考虑,要做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重要的一条就是摒弃过去的老一套打法,改为游击战争,以此发动广大的工农民众,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明白过来。”毛泽东的话使在场的干部们耳目一新,得到了宛希先、张子清等同志的认可。
陈浩总结会议说道:“方才毛委员讲了游击战术的重要性。我们日后的打仗战略,当取这种打法。”
让毛泽东大失所望的是,领兵占据茶陵的陈浩团长,只是口头上说执行游击战略,实际上阳奉阴违,甚至决定投靠国民党军队。幸亏毛泽东处置及时,才避免了红军的损失。
1927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龙市沙洲上召开军人大会,宣布了前委处决叛徒陈浩等3人的决定并总结了这次打茶陵的教训,着重讲到了工农革命军的战略战术。
“我们要抛掉旧军事上的一套,来一个战术上的转变。打仗也像做买卖一样,赚钱就来,蚀本不干,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现在敌强我弱,不用这一套不行。”
三湾改编时升任团长的黄埔四期生陈浩,口里“嗯”了一声,颇显轻松的回答:“湘桂的军队正在大动干戈,茶陵的守备空虚得很,顶多有罗定的一两个连,经得起什么打?如果说要打的话,还不是拉开架势跟他们干!”
也是黄埔出身的团参谋长韩昌剑接上话:“那是的,军人上战场就是铁匠嘴里的一个“打”字。我们这些当连长、营长的,不是毕业于军校,就是行伍出身,打过不少仗,懂得攻是攻,守是守。”
毛泽东听得皱了眉头,略略定神,把目光移向众人,语气有些沉缓地说:“这些日子,我总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上了井冈山,就是从敌人占据的城市退到了乡村,换个法子和敌人斗争。这样的话,我们的战略战术也应该来一个转变,就是不打那种攻是攻,守是守的硬仗,而是实行灵活的游击战术。”“以我们的现状,只能采取这些游击性的战术。大家看,我们就这么点人和枪,湘赣两省的军队少不得频频来剿,倘若与他们守是守、攻是攻地硬拼,经得起几个回合?我老是在考虑,要做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重要的一条就是摒弃过去的老一套打法,改为游击战争,以此发动广大的工农民众,这一点大家务必要明白过来。”毛泽东的话使在场的干部们耳目一新,得到了宛希先、张子清等同志的认可。
陈浩总结会议说道:“方才毛委员讲了游击战术的重要性。我们日后的打仗战略,当取这种打法。”
让毛泽东大失所望的是,领兵占据茶陵的陈浩团长,只是口头上说执行游击战略,实际上阳奉阴违,甚至决定投靠国民党军队。幸亏毛泽东处置及时,才避免了红军的损失。
1927年12月20日,毛泽东在龙市沙洲上召开军人大会,宣布了前委处决叛徒陈浩等3人的决定并总结了这次打茶陵的教训,着重讲到了工农革命军的战略战术。
“我们要抛掉旧军事上的一套,来一个战术上的转变。打仗也像做买卖一样,赚钱就来,蚀本不干,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现在敌强我弱,不用这一套不行。”
1928年1月下旬,毛泽东在遂川县城的五华书院,主持召开了前委与遂川、万安县委联席会议。毛泽东在听取万安县委书记张世熙报告全县暴动的斗争情形后,问他们采取了哪种斗争方式。
张世熙说道:“要说斗争经验的话,那是从许多流血教训中得来的。这就是三句话十二个字。”张世熙稍作沉吟,随即有节奏的念道:“敌来我走,敌走我追,敌驻我打。”
毛泽东听后顿觉豁然开朗。他颔首以夸赞的语气对张世熙说道:“这三句话十二个字,是很好的战术字诀,这是你们创造出来的斗争经验,希望万安的同志能很好的运用十二字诀,与反动派作战到底。你们的斗争策略,实际上是与敌人周旋的游击战术,在敌人力量占优势的情形下,应该采取这种避实就虚的战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飘忽无常,然后伺机歼敌。我看,这十二字诀可以更改一下,能不能改为——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打?”与会人员觉得毛泽东改的更为高明,更贴合实际。
联席会议开后没几天,宁冈县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向毛泽东报告军情:国民党赣军第三军独立营,于前些天从吉安开来,占据县城新城,一面紧急扩充靖卫团,一面在城内外布置防务,还派兵开到黄夏、排头等村捕捉农会骨干分子。
毛泽东听后心里一沉,缓缓问道:“他们是趁虚而入呦,趁工农革命军远在这儿,派兵占据新城,要把一把尖刀插在我们身后,让他插吧。”
龙超清听得着急了,连忙问:“怎么,不打这股敌人?”
毛泽东摇摇头,说道:“心腹之患,焉能不除?只是,还得捱上一段时间。”
龙超清尚不明白这话的意思,有些纳闷的望着前委书记。
这时分,在毛泽东的脑子里跳出了“敌驻我打”的念头,他对龙超清布置说:“你回去同袁文才商量,在大陇、茅坪组织一些群众,配合农民自卫军不断地扰袭新城之敌,白天没得机会下手,就在夜里,让他们一日数惊,坐立不安。”
见龙超清仍不那么明白,毛泽东又告诉他:“工农革命军散开在遂川的乡村发动群众,一时抽走不得,你们先频频的扰袭敌人,待差不多了,我们再回师宁冈。”
到这时候,龙超清才明白了前委主席的战略意图,心头如释重负。
相隔半个月之后——1928年2月18 日,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山以来军事上的首次大捷于宁冈新城取得。
在总结这次战斗时,毛泽东的内心突如其来的涌上一个灵感:“万安人民的十二字诀,有一条叫敌驻我打,我看可以改成敌驻我扰嘛。”
朱毛两部4月底会师井冈山,5月上旬就得到敌杨如轩部将率三个团从遂川五斗江直犯茨坪的消息。毛泽东对朱德说:“杨如轩伸出拳头打过来,我们是接拳还是退让一把?”朱德从思虑中回过神来,回道:“还是主动寻找战机吧——留下三十一团扼守新七溪岭,我带二十八、二十九团出去,看看能不能寻上个机会?”
毛泽东点头:“唔,这样也好,见机行事吧。”
朱德率领红军,很快攻取了永新县城。
红军两个团占据永新县城的当天下午,由毛泽东指挥在新七溪岭御敌的三十一团也开到。第二天起,各团以连为单位分散到县城附近的乡村,做发动群众工作。
红四军在永新刚待了7天,得知敌二十七军又向永新开来。红军从永新撤至宁冈。红四军在宁冈静待数日,不见杨如轩的动作,朱德对毛泽东说:“杨如轩按兵不动,就调动他一下。”朱德接着说:“我带二十八团去酃县、茶陵突击一圈,杨如轩见状必定进兵宁冈,我们再迅速会师相机接战。”
“这样也好。有道是‘猴子不进圈,只有多筛锣’,你去湘东吧。”毛泽东微笑着说。
红军闪击湘东之举,果然调动永新敌军。杨如轩见二十八团去了湘东,觉得有机可乘,欲以两个团从龙源口向宁冈出击。就在此时,毛泽东命朱德部队从茶陵长途奔袭永新,直指杨如轩的巢穴,二占永新城。
毛泽东战略战术上总结了这次胜利:“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不是毕业于黄埔军校,就是参加过北伐,农民出身的也大小打了几十仗,算是老行伍了。打仗攻是攻,守是守,挺有一套。可现在到了井冈山,这一套就有些用不上了。何故呢?那是红军的性质和特点,也就是中国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家看,敌人这么强大,我们还很弱小,不可能针尖对麦芒地硬拼,需要改换一种战术,这就是游击战争的战术战略。”
毛泽东说:“我们的战略,应该是一种古今中外都不同的战术,这就是一种战无常规的打法。具体来说,是避敌之长,攻敌之短,避其锐气,攻其惰归,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凡此种种前人创造出来的战术,我们都可吸收运用,形成自己的游击战术。我看这些打法归纳起来,也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毛泽东折着手指,一字一顿地说: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毛泽东的讲话引起了在场人员的强烈共鸣。朱德站起身来以诚挚的语气说:“泽东同志提出的十六字诀,的确对头!目前敌大我小,敌强我弱,决不能摆开架势打硬仗,只有以灵活自如的游击战术才能取胜,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今年1月我们在广东坪石取得的胜利,还有这两次打败杨如轩,都是游击战的结果。”说到这里,他以命令的口吻对干部们说:“你们回去,要向部队传达泽东同志的十六字诀,让大家都明白,这是我军不可动摇的战略方针。”此后,红军成功地运用十六字诀,取得了新、老七溪岭战斗和龙源口战斗的胜利。
十六字诀,是红军作战正反两方面的科学总结与理论提升,充满着游击战争的朴素辩证法,既包含了战略防御,又包含了战略进攻,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它的正确性已被井冈山的军事实践以及以后抵御外辱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验证。
张世熙说道:“要说斗争经验的话,那是从许多流血教训中得来的。这就是三句话十二个字。”张世熙稍作沉吟,随即有节奏的念道:“敌来我走,敌走我追,敌驻我打。”
毛泽东听后顿觉豁然开朗。他颔首以夸赞的语气对张世熙说道:“这三句话十二个字,是很好的战术字诀,这是你们创造出来的斗争经验,希望万安的同志能很好的运用十二字诀,与反动派作战到底。你们的斗争策略,实际上是与敌人周旋的游击战术,在敌人力量占优势的情形下,应该采取这种避实就虚的战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飘忽无常,然后伺机歼敌。我看,这十二字诀可以更改一下,能不能改为——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打?”与会人员觉得毛泽东改的更为高明,更贴合实际。
联席会议开后没几天,宁冈县党组织负责人龙超清向毛泽东报告军情:国民党赣军第三军独立营,于前些天从吉安开来,占据县城新城,一面紧急扩充靖卫团,一面在城内外布置防务,还派兵开到黄夏、排头等村捕捉农会骨干分子。
毛泽东听后心里一沉,缓缓问道:“他们是趁虚而入呦,趁工农革命军远在这儿,派兵占据新城,要把一把尖刀插在我们身后,让他插吧。”
龙超清听得着急了,连忙问:“怎么,不打这股敌人?”
毛泽东摇摇头,说道:“心腹之患,焉能不除?只是,还得捱上一段时间。”
龙超清尚不明白这话的意思,有些纳闷的望着前委书记。
这时分,在毛泽东的脑子里跳出了“敌驻我打”的念头,他对龙超清布置说:“你回去同袁文才商量,在大陇、茅坪组织一些群众,配合农民自卫军不断地扰袭新城之敌,白天没得机会下手,就在夜里,让他们一日数惊,坐立不安。”
见龙超清仍不那么明白,毛泽东又告诉他:“工农革命军散开在遂川的乡村发动群众,一时抽走不得,你们先频频的扰袭敌人,待差不多了,我们再回师宁冈。”
到这时候,龙超清才明白了前委主席的战略意图,心头如释重负。
相隔半个月之后——1928年2月18 日,秋收起义部队引兵井冈山以来军事上的首次大捷于宁冈新城取得。
在总结这次战斗时,毛泽东的内心突如其来的涌上一个灵感:“万安人民的十二字诀,有一条叫敌驻我打,我看可以改成敌驻我扰嘛。”
朱毛两部4月底会师井冈山,5月上旬就得到敌杨如轩部将率三个团从遂川五斗江直犯茨坪的消息。毛泽东对朱德说:“杨如轩伸出拳头打过来,我们是接拳还是退让一把?”朱德从思虑中回过神来,回道:“还是主动寻找战机吧——留下三十一团扼守新七溪岭,我带二十八、二十九团出去,看看能不能寻上个机会?”
毛泽东点头:“唔,这样也好,见机行事吧。”
朱德率领红军,很快攻取了永新县城。
红军两个团占据永新县城的当天下午,由毛泽东指挥在新七溪岭御敌的三十一团也开到。第二天起,各团以连为单位分散到县城附近的乡村,做发动群众工作。
红四军在永新刚待了7天,得知敌二十七军又向永新开来。红军从永新撤至宁冈。红四军在宁冈静待数日,不见杨如轩的动作,朱德对毛泽东说:“杨如轩按兵不动,就调动他一下。”朱德接着说:“我带二十八团去酃县、茶陵突击一圈,杨如轩见状必定进兵宁冈,我们再迅速会师相机接战。”
“这样也好。有道是‘猴子不进圈,只有多筛锣’,你去湘东吧。”毛泽东微笑着说。
红军闪击湘东之举,果然调动永新敌军。杨如轩见二十八团去了湘东,觉得有机可乘,欲以两个团从龙源口向宁冈出击。就在此时,毛泽东命朱德部队从茶陵长途奔袭永新,直指杨如轩的巢穴,二占永新城。
毛泽东战略战术上总结了这次胜利:“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不是毕业于黄埔军校,就是参加过北伐,农民出身的也大小打了几十仗,算是老行伍了。打仗攻是攻,守是守,挺有一套。可现在到了井冈山,这一套就有些用不上了。何故呢?那是红军的性质和特点,也就是中国革命的特点所决定的。大家看,敌人这么强大,我们还很弱小,不可能针尖对麦芒地硬拼,需要改换一种战术,这就是游击战争的战术战略。”
毛泽东说:“我们的战略,应该是一种古今中外都不同的战术,这就是一种战无常规的打法。具体来说,是避敌之长,攻敌之短,避其锐气,攻其惰归,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赚钱就来,蚀本不干。凡此种种前人创造出来的战术,我们都可吸收运用,形成自己的游击战术。我看这些打法归纳起来,也就是四句话十六个字。”
毛泽东折着手指,一字一顿地说: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毛泽东的讲话引起了在场人员的强烈共鸣。朱德站起身来以诚挚的语气说:“泽东同志提出的十六字诀,的确对头!目前敌大我小,敌强我弱,决不能摆开架势打硬仗,只有以灵活自如的游击战术才能取胜,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今年1月我们在广东坪石取得的胜利,还有这两次打败杨如轩,都是游击战的结果。”说到这里,他以命令的口吻对干部们说:“你们回去,要向部队传达泽东同志的十六字诀,让大家都明白,这是我军不可动摇的战略方针。”此后,红军成功地运用十六字诀,取得了新、老七溪岭战斗和龙源口战斗的胜利。
十六字诀,是红军作战正反两方面的科学总结与理论提升,充满着游击战争的朴素辩证法,既包含了战略防御,又包含了战略进攻,将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它的正确性已被井冈山的军事实践以及以后抵御外辱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所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