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精神

二级分类:

“时代楷模”朱彦夫:“未来属于年轻人,沂蒙精神不能丢”

  

“时代楷模”朱彦夫讲述与新中国同行的难忘故事

“未来属于年轻人,沂蒙精神不能丢”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大众日报·新锐大众推出融媒报道“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与新中国同行的难忘故事,记录奋进脚步,歌颂伟大祖国。

山顶松柏戴帽,山间果树环绕,这里是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一个见证时代奇迹的村庄。

豪情战天斗地,创业永不言弃,他是“时代楷模”朱彦夫,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与新中国同行,记者走进张家泉村,走近朱彦夫,倾听祖国和时代的心跳。

“朱老,今年咱村的桃子长得好、卖得好,多亏了您当年为群众铺下的致富奔康路。”9月4日,已经86岁高龄的朱彦夫听着张家泉村村委会主任刘文合的电话,满意地一直点头。

张家泉村位于沂蒙山腹地,山高坡陡,缺地少水,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过去村边的赶牛沟、腊条沟、舍地沟,把农田分得七零八落。“那时候一遇上点灾害,就连年歉收,村民经常填不饱肚子。”朱彦夫回忆。

要脱贫,先改地。1957年春,刚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朱彦夫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棚沟造地,要让零碎的农田连成片。

朱彦夫拄着拐,拖着近20斤重的假肢,踏遍了张家泉村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走访了街街巷巷、家家户户。为此,他摔进过山沟,磨破了几层皮,咬紧牙头拱地往前冲。

朱彦夫当时说:讲困难,我这个残疾人都不怕,你们还怕啥?

朱彦夫现在说,什么时候都需要这种劲头。

那一个冬春,搬了2万多方土石,张家泉村建成了1500多米长的暗渠,赶牛沟变成了40多亩平展展的良田,当年增产粮食5万多斤。

年年冬春,年年大干,舍地沟、腊条沟也变成了70多亩良田。

解决了口粮问题,“闲不住”的朱彦夫带领林业队,种桃、种苹果,大搞副业,绿化荒山近千亩,让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从1957年到1978年,朱彦夫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充分发扬战天斗地、永不服输的沂蒙精神,战严寒、斗酷暑,用21年的时间治山、治水、造田、架电,逐渐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改造成为一个山清水秀的富裕村,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3万元。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城乡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能生活在这个时代真好。我老了,未来属于年轻人,但沂蒙精神不能丢。”朱彦夫语重心长地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