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价值——党在
井冈山时期,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建立、巩固和发展了茶陵、遂川、宁冈、永新、莲花、酃县等苏维埃政权,工农兵当家作主,实现了局部执政,形成了“朱德毛泽东式”。井冈山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启示。
一、井冈山时期紧密的党群关系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想信念追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只有建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地区后,首先是通过古城会议决策、大仓村会见、茅坪“安家”和进驻大井等举措,争取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的支持,从而实现了从城市退却向农村进军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其次是制定人民军队最早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敌人打不烂、攻不破的“铜墙铁壁”。再次是提出并实行“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政策,在遂川、茶陵、宁冈、永新等县区,发动群众闹革命。毛泽东曾经亲自领导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城乡做发动群众的艰苦工作。毛泽东曾经专门写信指示刚刚成立的茶陵县人民革命政权,要挂起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打破衙门作风,由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组成领导班子,于是,选举工人出身的谭震林担任县苏主席,从而使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真正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人民红色政权。毛泽东总结了茶陵红色政权诞生的经验,又提出了人民军队最早的“三大任务”,即红军除了打仗、筹款以外,还要做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工作。毛泽东在永新塘边、酃县中村亲自领导了插牌分田,避免了命令或摊派的错误做法,广大农民在切身利益中认识到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是穷苦人民的政权,从而坚定不移地跟着“毛委员”、“埃先生”干革命,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1928年12月9日颁布的《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文件》规定,作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其日常生活要求是“思想系统化,行动集体化,言论革命化,工作艺术化,生活科学化。”[1](P205)革命工作要求是:“为团体努力,作群众导师,到群众中去,到反动荆棘中去,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1](P206)1929年9月,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根据陈毅汇报的朱毛红军情况,在《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12月,毛泽东在根据“九月来信”精神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也使用了群众路线这一提法。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的群众路线,在井冈山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作群众导师,到群众中去”“为主义而牺牲”,就是井冈山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上述历史经验给我们的现实启示如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成为建设党,而且是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中心任务不再是阶级斗争、夺取政权或计划经济,而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掌握领导国家建设和管理的新知识、新本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利益问题、腐败问题、诚信问题、道德问题等,进一步维护和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与威望。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成功经验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创新能力追求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凭着求实创新的精神,创造了一系列“中国革命之最”: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号,制作了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三湾改编第一次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古田会议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原则。最先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始实现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的伟大历史转变。第一次提出了红军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创办了我军最早的军官学校——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井冈山因此成为红色干部学校的摇篮。毛泽东亲自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永新秋溪党支部。最早开辟了红色圩场——宁冈大陇圩场。最早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早创制了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制定了我军第一个政治工作条令——《党代表工作大纲》。第一次进行了整党——“九月洗党”。制定和颁布了我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最早正式形成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早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最早在井冈山时期正式形成。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在此孕育生成。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朱毛红军发展壮大为“天下第一军”,井冈山成为“天下第一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起点。上述成功经验给我们的现实启示如下:当今世界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党与时俱进,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应该着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取得新的更大胜利。2003年8月至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要求全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这些谆谆告诫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性意见。
三、井冈山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经验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人才培养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质。只有建设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有活力与生机。井冈山红色资源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价值是以红色资源激励理想,树立坚定信念。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坚信,“山沟里也有马克思主义!”朱德说:“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彭德怀说,“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举着红旗干到底!”红军青年将领陈毅安,为了革命舍弃爱情,他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花前月下或灯红酒绿之中,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崇高事业中。他在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信中写道:“我天天跑路,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以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1930年7月,陈毅安在率部攻打长沙时,不幸牺牲。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3月,在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全国前10名革命烈士的荣誉证书中,陈毅安名列第9,被誉为“共和国第九烈士”。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不幸被捕牺牲,人们称赞他是“现代的杨邦乂”、“中国的布鲁诺”。“双枪女将”伍若兰,在著名的龙源口大捷战斗中,巾帼不让须眉,挥舞双枪向敌人射击,威震敌胆。1929年1月,伍若兰随红四军主力下山,2月初在赣南寻乌为掩护军部首长转移,不幸受伤被捕,敌人企图从共产党首领朱德之妻伍若兰身上捞到我党和红军的一些机密,但伍若兰忠贞不渝,断然拒绝道:“若要我低头,除非赣江水倒流!”2月12日,伍若兰高呼“共产党万岁!”并在赣州英勇就义。在龙源口大捷中,还涌现了3位惊天地、泣鬼神的红军战斗英雄,他们是班长马奕夫、连长资秉谦、营长肖劲。马奕夫为了保护我军前线指挥所望月亭的安全,猛力扑向敌军机枪,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使我军后续部队得以迅速打败敌人。资秉谦在指挥敢死队抢占有利地势百步墩时,不幸头部中弹,英勇牺牲。肖劲在追歼逃敌时被敌军击中腹部,肠子流出体外1米多长,但他迅速把受伤的肠子塞进腹内,用绑带裹腰扎紧,继续冲锋战斗,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革命先辈的豪迈誓言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党员干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以红色资源激发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婉辞瞿秋白要他去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的邀请,敢闯新路,上山结交绿林朋友。为了能在湘赣边界落脚生根,毛泽东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农民革命军。为了了解湘赣边界的社会情况,毛泽东深入农村蹲点调查,并且写下著名的《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两文,树立了我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还经常请贺子珍等人为他找报纸,了解国内外大事,同时调阅当地的志谱等书籍,为制定正确的政策服务。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初步论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在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时,进一步阐述了周恩来在“九月来信”中提出的“群众路线”概念,在党的领导层第一次形成“毛朱周”体制。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对红四军的“调查工作”有详细记载:“游击队达到某地以后,第一步必须做调查工作,由军官及党代表负责,必须通过调查工作以后,才能开会决定该地工作……关于调查的内容,由政治部制定一个极详细的调查表,内分群众斗争状况,反动派情况,当地经济生活工价、物价等,当地土地分配情形……它的好处可以使红军不会不顾环境而只凭主观决定自己的政策”[1](P36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创新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创新教育和现实创新启示。启示我们既要从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体制、执政基础、执政环境等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用实践去检验创新、指导创新。
以红色资源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成才。参加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人物素质高尚,精神可贵。有留学生朱德、陈毅、何长工等。有大学生李却非、何挺颖、伍中豪、朱亦岳、谭梓生、邓贞谦等。有黄埔军校生卢德铭、王尔琢、张子清、朱云卿、张宗逊、陈伯均、杨至诚、唐天际、李天柱等。农民出身的王次淳、文根宗等被选为遂川、宁冈工农兵政府主席。中学生袁文才当选为湘赣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中专生陈毅安、手艺工人王佐等成了著名的红军将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风范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他们在革命斗争中出生入死,磨炼成才,为中国革命流血牺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革命先辈连宝贵的生命都可以舍弃,我们还有什么挫折不能面对?哪里有理由贪图安逸、腐化堕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在井冈山时期的执政经验,尽管是局部的历史的,但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却是全局的现实的。井冈山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已经延伸渗透到党的生命中,必将产生塑造灵魂、提升境界的作用。关键是不能套用红色资源,而是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敢闯新路,改革发展,从而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参考文献:
[1]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M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一、井冈山时期紧密的党群关系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想信念追求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是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只有建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执政为民的理念才能落到实处。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地区后,首先是通过古城会议决策、大仓村会见、茅坪“安家”和进驻大井等举措,争取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自卫军的支持,从而实现了从城市退却向农村进军的历史性转变,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其次是制定人民军队最早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形成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敌人打不烂、攻不破的“铜墙铁壁”。再次是提出并实行“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政策,在遂川、茶陵、宁冈、永新等县区,发动群众闹革命。毛泽东曾经亲自领导工农革命军在遂川城乡做发动群众的艰苦工作。毛泽东曾经专门写信指示刚刚成立的茶陵县人民革命政权,要挂起苏维埃政府的牌子,打破衙门作风,由工人、农民和士兵代表组成领导班子,于是,选举工人出身的谭震林担任县苏主席,从而使茶陵县苏维埃政府真正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第一个县级人民红色政权。毛泽东总结了茶陵红色政权诞生的经验,又提出了人民军队最早的“三大任务”,即红军除了打仗、筹款以外,还要做发动、组织和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的工作。毛泽东在永新塘边、酃县中村亲自领导了插牌分田,避免了命令或摊派的错误做法,广大农民在切身利益中认识到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是穷苦人民的政权,从而坚定不移地跟着“毛委员”、“埃先生”干革命,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1928年12月9日颁布的《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文件》规定,作为一名共产主义者,其日常生活要求是“思想系统化,行动集体化,言论革命化,工作艺术化,生活科学化。”[1](P205)革命工作要求是:“为团体努力,作群众导师,到群众中去,到反动荆棘中去,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1](P206)1929年9月,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根据陈毅汇报的朱毛红军情况,在《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著名的“九月来信”)中,比较明确地提出了群众路线这一概念。1929年12月,毛泽东在根据“九月来信”精神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也使用了群众路线这一提法。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大核心内容之一的群众路线,在井冈山时期已经基本形成。“作群众导师,到群众中去”“为主义而牺牲”,就是井冈山时期党的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上述历史经验给我们的现实启示如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已经从革命党成为建设党,而且是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中心任务不再是阶级斗争、夺取政权或计划经济,而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掌握领导国家建设和管理的新知识、新本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利益问题、腐败问题、诚信问题、道德问题等,进一步维护和提高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与威望。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成功经验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创新能力追求
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凭着求实创新的精神,创造了一系列“中国革命之最”: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共产党的旗号,制作了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三湾改编第一次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古田会议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的原则。最先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开始实现从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的兴起的伟大历史转变。第一次提出了红军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创办了我军最早的军官学校——工农革命军军官教导队,井冈山因此成为红色干部学校的摇篮。毛泽东亲自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永新秋溪党支部。最早开辟了红色圩场——宁冈大陇圩场。最早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早创制了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制定了我军第一个政治工作条令——《党代表工作大纲》。第一次进行了整党——“九月洗党”。制定和颁布了我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最早正式形成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早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最早在井冈山时期正式形成。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在此孕育生成。建立了第一支工农红军,朱毛红军发展壮大为“天下第一军”,井冈山成为“天下第一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篇之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起点。上述成功经验给我们的现实启示如下:当今世界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国内的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党与时俱进,坚持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应该着力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不断研究新情况,及时解决新问题,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取得新的更大胜利。2003年8月至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要求全党,要结合时代的发展,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实践,让井冈山精神大力发扬起来,使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放射出新的光芒。这些谆谆告诫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指导性意见。
三、井冈山时期的干部队伍建设经验是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人才培养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质。只有建设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干部队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有活力与生机。井冈山红色资源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价值是以红色资源激励理想,树立坚定信念。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坚信,“山沟里也有马克思主义!”朱德说:“愿意继续革命的跟我走!”彭德怀说,“就是剩下我一个人,也要举着红旗干到底!”红军青年将领陈毅安,为了革命舍弃爱情,他不是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花前月下或灯红酒绿之中,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崇高事业中。他在给未婚妻李志强的信中写道:“我天天跑路,钱也没有用,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的愉快,较之以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因为是自由的,绝不受任何人的压迫。”1930年7月,陈毅安在率部攻打长沙时,不幸牺牲。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3月,在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亲自签发全国前10名革命烈士的荣誉证书中,陈毅安名列第9,被誉为“共和国第九烈士”。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不幸被捕牺牲,人们称赞他是“现代的杨邦乂”、“中国的布鲁诺”。“双枪女将”伍若兰,在著名的龙源口大捷战斗中,巾帼不让须眉,挥舞双枪向敌人射击,威震敌胆。1929年1月,伍若兰随红四军主力下山,2月初在赣南寻乌为掩护军部首长转移,不幸受伤被捕,敌人企图从共产党首领朱德之妻伍若兰身上捞到我党和红军的一些机密,但伍若兰忠贞不渝,断然拒绝道:“若要我低头,除非赣江水倒流!”2月12日,伍若兰高呼“共产党万岁!”并在赣州英勇就义。在龙源口大捷中,还涌现了3位惊天地、泣鬼神的红军战斗英雄,他们是班长马奕夫、连长资秉谦、营长肖劲。马奕夫为了保护我军前线指挥所望月亭的安全,猛力扑向敌军机枪,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使我军后续部队得以迅速打败敌人。资秉谦在指挥敢死队抢占有利地势百步墩时,不幸头部中弹,英勇牺牲。肖劲在追歼逃敌时被敌军击中腹部,肠子流出体外1米多长,但他迅速把受伤的肠子塞进腹内,用绑带裹腰扎紧,继续冲锋战斗,终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革命先辈的豪迈誓言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党员干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以红色资源激发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毛泽东婉辞瞿秋白要他去上海党中央机关工作的邀请,敢闯新路,上山结交绿林朋友。为了能在湘赣边界落脚生根,毛泽东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团结改造袁文才、王佐农民革命军。为了了解湘赣边界的社会情况,毛泽东深入农村蹲点调查,并且写下著名的《宁冈调查》和《永新调查》两文,树立了我党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
毛泽东还经常请贺子珍等人为他找报纸,了解国内外大事,同时调阅当地的志谱等书籍,为制定正确的政策服务。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初步论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毛泽东在起草古田会议决议时,进一步阐述了周恩来在“九月来信”中提出的“群众路线”概念,在党的领导层第一次形成“毛朱周”体制。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对红四军的“调查工作”有详细记载:“游击队达到某地以后,第一步必须做调查工作,由军官及党代表负责,必须通过调查工作以后,才能开会决定该地工作……关于调查的内容,由政治部制定一个极详细的调查表,内分群众斗争状况,反动派情况,当地经济生活工价、物价等,当地土地分配情形……它的好处可以使红军不会不顾环境而只凭主观决定自己的政策”[1](P368)。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创新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创新教育和现实创新启示。启示我们既要从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体制、执政基础、执政环境等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又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用实践去检验创新、指导创新。
以红色资源提高素质,全面发展成才。参加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历史人物素质高尚,精神可贵。有留学生朱德、陈毅、何长工等。有大学生李却非、何挺颖、伍中豪、朱亦岳、谭梓生、邓贞谦等。有黄埔军校生卢德铭、王尔琢、张子清、朱云卿、张宗逊、陈伯均、杨至诚、唐天际、李天柱等。农民出身的王次淳、文根宗等被选为遂川、宁冈工农兵政府主席。中学生袁文才当选为湘赣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中专生陈毅安、手艺工人王佐等成了著名的红军将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人格风范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他们在革命斗争中出生入死,磨炼成才,为中国革命流血牺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贡献。革命先辈连宝贵的生命都可以舍弃,我们还有什么挫折不能面对?哪里有理由贪图安逸、腐化堕落?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建设一支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党在井冈山时期的执政经验,尽管是局部的历史的,但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却是全局的现实的。井冈山红色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已经延伸渗透到党的生命中,必将产生塑造灵魂、提升境界的作用。关键是不能套用红色资源,而是应该根据变化了的形势,敢闯新路,改革发展,从而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参考文献:
[1]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册)[M ].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2]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