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歌词考证
《十送红军》是一首著名的红色歌曲,歌词荡气回肠,曲调委婉,充满留恋、期盼、祝福之情,十分感人,早已唱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不过,有党史专家提出了一些疑问,其中争论比较多的就是:这首歌到底唱的是何时、何地发生的事情。
版本一:时间,1934年10月;地点,中央苏区;事由,送中央红军长征
2001年,电视连续剧《长征》热播,歌曲《十送红军》作为插曲、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抛开歌词的话,光从里面的场景和旋律来看,几乎无可挑剔。1934年10月,由于中央“左”倾错误,加上国民党几乎倾尽全力,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利。这样,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此时的红军已经与苏区的老百姓形成了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当得知部队要转移的消息,战士们是多么的不舍,群众是多么的难受呀!红军被迫告别了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过的这片红土地及养育自己的衣食父母,苏区人民更是洒泪送走了自己的子弟兵。许多战士原本就是当地人,故土难离;许多老百姓的家中都有人参加了红军,这一别也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见面!
我们来看几句歌词:“秋风(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
成千上万的群众站在于都河畔,10月的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歌曲中的许多自然现象也很好地呼应了这一历史场景,如此的形象、栩栩如生。
另外,歌中的一送、三送一直到十送,这种离歌的特殊曲调和旋律,让人想起江西赣南客家民歌《送郎调》(又名《长歌》)。似乎,可以判断:《十送红军》唱的是中央苏区群众送中央红军长征的场景。
反驳的最主要理由是地名,歌曲中出现了“望月亭”“拿山”“五斗江”等。这些专有地名可以说直接否定了这个版本,因为它们不在赣南。
版本二:时间,1929年1月;地点,井冈山;事由,送红四军主力下山
由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重兵的第三次联合“会剿”,加上井冈山资源有限,不能容纳大批军队,为了“围魏救赵”,以解井冈山之围,拓展红军的生存空间,1929年1月14日,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下了井冈山。
从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后,带领广大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分了浮财,在政治上也翻身解放,从心底真正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井冈山人民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军队,但他们要离开,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广大群众怀着对红军的留恋,以及害怕遭到国民党军和靖卫团的报复,希望红军早些打胜仗回来的复杂心理,依依不舍地送别了红军。
我们来看几句歌词:“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这些井冈山斗争时期专有的地名,如“拿山”“望月亭”“五斗江”等让人确定:《十送红军》唱的就是井冈山老百姓送红四军主力下山的场景。
然而,又有人提出反驳意见,主要有二:一是气候。红四军下山时是1月,据亲历者回忆,当时寒冬腊月,天降大雪,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歌词中出现的却是秋天的场景和收获的景象。二是下山线路。当时红军兵分两路向赣南出击。一路经下庄、小行洲、黄坳;一路走荆竹山,进入遂川境内,再合为一路。歌词中出现的拿山、五斗江等,不是下山的方向,不会路过,况且当时这些地方还属于国民党占领区。这两条反驳意见也站得住脚,因为歌词违反了历史常识。
版本三:时间,1934年8月;地点,湘赣苏区;事由,送红六军团西征
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来指示,决定红六军团“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的游击战争及创造新的苏区”。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第十七、十八师和红军学校共9700余人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的率领下,告别湘赣革命根据地,从江西遂川的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踏上了西征的征途。部队日夜兼程行军,通过藻林、左安、高坪等地,先后突破国民党军衙前至五斗江、遂川至黄坳、遂川至七岭、寒口至广东桥的四道封锁线,于11日中午到达湖南桂东县以南的寨前圩。至此,红六军团胜利突破重围,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萧克将军后来回忆说:“红六军团突围西征,比中央红军早两个月,为中央红军长征起到了侦察、探路的先遣队作用。”
湘赣革命根据地是在井冈山、赣西南、湘东南地区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群众基础好,党群关系融洽。湘赣苏区的土地革命搞得较为成功,约80%以上的农村人口,特别是贫雇农分得了较好的田地,人均在两亩以上。平日里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实际利益,内心拥护共产党,盼望“共产党万岁就好”。正因为如此,他们“大大激发了保卫土地、保卫政权、支援革命的热情”,还积极响应“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踊跃参加红军。
得知在湘赣苏区六年多的红军即将离开,当地群众当然是不舍得。加上行军前扩军1000余人,这样临行前肯定又是一番生离死别、肝肠寸断。
我们来看几句歌词:“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拿山”“望月亭”“五斗江”等地名恰巧符合红六军团的行军路线,让人感觉到《十送红军》唱的就是湘赣苏区群众送红六军团西征的场景。
然而,问题又来了。红六军团出发时间是8月,据亲历者回忆,当时正处于“秋老虎”,天气炎热。这样,就与曲中描画的秋天的场景相矛盾。
如此看来,上述三个版本都有合理的成分,但又都不完全吻合,其实,重新梳理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妙。
20世纪60年代初,空政文工团的词作家张士燮、作曲家朱正本等人到江西老区采风,搜集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他们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来到井冈山、吉安、永新、安福等地,这里是井冈山和湘赣苏区的中心区域,因此收集到当年流传在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的许多种版本的送红军歌曲。回去后进行后期加工,当写到红军长征的场景时,就把前面的民歌综合起来,在配曲时又采用了赣南采茶戏的一些曲调,这样就孕育出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红歌。
现在看来,这首歌承载了那代人太多的记忆,作词者和作曲者希望把自己采风获得的所有素材一并揉入其中。因此就出现了特定地名、季节、景物的融合,在专家看来这些要素在“打架”,似乎没有一个具体的历史场景能符合它的全部要求;但在创作者眼中,在听众看来,它们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融洽,成为埋藏在心底最理想的、最纯真的历史。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十送红军》送的是哪支红军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映出红军与人民的鱼水情深。
版本一:时间,1934年10月;地点,中央苏区;事由,送中央红军长征
2001年,电视连续剧《长征》热播,歌曲《十送红军》作为插曲、片尾曲,其悠扬而凄婉的歌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抛开歌词的话,光从里面的场景和旋律来看,几乎无可挑剔。1934年10月,由于中央“左”倾错误,加上国民党几乎倾尽全力,采取“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策略,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利。这样,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此时的红军已经与苏区的老百姓形成了血浓于水的鱼水深情,当得知部队要转移的消息,战士们是多么的不舍,群众是多么的难受呀!红军被迫告别了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过的这片红土地及养育自己的衣食父母,苏区人民更是洒泪送走了自己的子弟兵。许多战士原本就是当地人,故土难离;许多老百姓的家中都有人参加了红军,这一别也不知道是否还有机会见面!
我们来看几句歌词:“秋风(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十万百姓泪汪汪”。
成千上万的群众站在于都河畔,10月的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歌曲中的许多自然现象也很好地呼应了这一历史场景,如此的形象、栩栩如生。
另外,歌中的一送、三送一直到十送,这种离歌的特殊曲调和旋律,让人想起江西赣南客家民歌《送郎调》(又名《长歌》)。似乎,可以判断:《十送红军》唱的是中央苏区群众送中央红军长征的场景。
反驳的最主要理由是地名,歌曲中出现了“望月亭”“拿山”“五斗江”等。这些专有地名可以说直接否定了这个版本,因为它们不在赣南。
版本二:时间,1929年1月;地点,井冈山;事由,送红四军主力下山
由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重兵的第三次联合“会剿”,加上井冈山资源有限,不能容纳大批军队,为了“围魏救赵”,以解井冈山之围,拓展红军的生存空间,1929年1月14日,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红四军主力3600多人下了井冈山。
从1927年10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后,带领广大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分了浮财,在政治上也翻身解放,从心底真正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井冈山人民第一次见到这么好的军队,但他们要离开,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广大群众怀着对红军的留恋,以及害怕遭到国民党军和靖卫团的报复,希望红军早些打胜仗回来的复杂心理,依依不舍地送别了红军。
我们来看几句歌词:“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这些井冈山斗争时期专有的地名,如“拿山”“望月亭”“五斗江”等让人确定:《十送红军》唱的就是井冈山老百姓送红四军主力下山的场景。
然而,又有人提出反驳意见,主要有二:一是气候。红四军下山时是1月,据亲历者回忆,当时寒冬腊月,天降大雪,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歌词中出现的却是秋天的场景和收获的景象。二是下山线路。当时红军兵分两路向赣南出击。一路经下庄、小行洲、黄坳;一路走荆竹山,进入遂川境内,再合为一路。歌词中出现的拿山、五斗江等,不是下山的方向,不会路过,况且当时这些地方还属于国民党占领区。这两条反驳意见也站得住脚,因为歌词违反了历史常识。
版本三:时间,1934年8月;地点,湘赣苏区;事由,送红六军团西征
1934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来指示,决定红六军团“转移到湖南中部去,发展广大的游击战争及创造新的苏区”。1934年8月7日,红六军团第十七、十八师和红军学校共9700余人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的率领下,告别湘赣革命根据地,从江西遂川的横石和新江口地区出发,踏上了西征的征途。部队日夜兼程行军,通过藻林、左安、高坪等地,先后突破国民党军衙前至五斗江、遂川至黄坳、遂川至七岭、寒口至广东桥的四道封锁线,于11日中午到达湖南桂东县以南的寨前圩。至此,红六军团胜利突破重围,跳出了国民党军的包围圈。萧克将军后来回忆说:“红六军团突围西征,比中央红军早两个月,为中央红军长征起到了侦察、探路的先遣队作用。”
湘赣革命根据地是在井冈山、赣西南、湘东南地区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群众基础好,党群关系融洽。湘赣苏区的土地革命搞得较为成功,约80%以上的农村人口,特别是贫雇农分得了较好的田地,人均在两亩以上。平日里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实际利益,内心拥护共产党,盼望“共产党万岁就好”。正因为如此,他们“大大激发了保卫土地、保卫政权、支援革命的热情”,还积极响应“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踊跃参加红军。
得知在湘赣苏区六年多的红军即将离开,当地群众当然是不舍得。加上行军前扩军1000余人,这样临行前肯定又是一番生离死别、肝肠寸断。
我们来看几句歌词:“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
“拿山”“望月亭”“五斗江”等地名恰巧符合红六军团的行军路线,让人感觉到《十送红军》唱的就是湘赣苏区群众送红六军团西征的场景。
然而,问题又来了。红六军团出发时间是8月,据亲历者回忆,当时正处于“秋老虎”,天气炎热。这样,就与曲中描画的秋天的场景相矛盾。
如此看来,上述三个版本都有合理的成分,但又都不完全吻合,其实,重新梳理这首歌的创作过程就可以发现其中的奥妙。
20世纪60年代初,空政文工团的词作家张士燮、作曲家朱正本等人到江西老区采风,搜集战争年代的革命歌曲。他们怀着一颗虔诚之心来到井冈山、吉安、永新、安福等地,这里是井冈山和湘赣苏区的中心区域,因此收集到当年流传在井冈山及其周边地区的许多种版本的送红军歌曲。回去后进行后期加工,当写到红军长征的场景时,就把前面的民歌综合起来,在配曲时又采用了赣南采茶戏的一些曲调,这样就孕育出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红歌。
现在看来,这首歌承载了那代人太多的记忆,作词者和作曲者希望把自己采风获得的所有素材一并揉入其中。因此就出现了特定地名、季节、景物的融合,在专家看来这些要素在“打架”,似乎没有一个具体的历史场景能符合它的全部要求;但在创作者眼中,在听众看来,它们在一起是那么的和谐,那么的融洽,成为埋藏在心底最理想的、最纯真的历史。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十送红军》送的是哪支红军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映出红军与人民的鱼水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