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由来、内涵与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七一”讲话,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政治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七一”讲话中,习近平十次提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将其作为主题,贯穿始终。这也是讲话的最大亮点,引起了理论界的高度关注。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好讲话的主题,具体可以从历史、内涵和路径三个维度加以分析。
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由来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放在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位置。在“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贯性。实际上,在此之前,习近平也做出了相关论述,只是具体表述有所不同。以时间为顺序,结合讲话针对的内容,可以大致梳理其提出的历史脉络。
早在2012年11月15日举行的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在讲话中就指出,“要通过理论武装,推动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做到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在随后的第二天,即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这里,习近平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以突出其重要性。以上关于理想信念的论述,实际上就已包含“不忘初心”的具体内涵。
在中共十八大结束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党开展。习近平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我们党现在已经90多岁,马上要进入百年了。一个政党,如一个人一样,最宝贵的是历尽沧桑,还怀有一颗赤子之心。”这是习近平首次通过回顾党90多年的历史,得出的重要经验,就是要有一颗赤子之心,也就是要保持建党时的主张和理想。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身体力行,多次到革命老区调研和考察,反复强调不能忘记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在2012年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的第一个元旦前夕,专程来到革命老区河北阜平县调研。他强调,“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到西柏坡参观时指出,“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对我们来讲,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2014年10月30日,习近平在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时,强调要“深入思考我们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在延安调研考察时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又到吉安、井冈山、南昌等地调研考察。他指出,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革命理想教育要坚持下去。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要保持艰苦奋斗本色,不丢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不丢廉洁奉公的高尚操守。
更为直接的论述,是习近平提出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忘记历史等。比如,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我们要把党和人民90多年的实践及其经验,当做时刻不能忘、须臾不能丢的立身之本”,“不能数典忘祖”,“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015年7月1日,习近平在给国测一大队队员老党员的回信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全国广大共产党员要始终在党爱党、在党为党,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2015年12月11日,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干事业不能忘本忘祖、忘记初心。” 2015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们现在做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但不能忘记初衷,不能忘了我们的最高奋斗目标。”
可见,虽然“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在“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但是,仔细梳理,可以发现,在此之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过相关论述。因此,可以认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一条主线,就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篇大文章继续写下去。
二、“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科学内涵
“不忘初心”最早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时,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朗然大悟时所呈现的境界。《华严经》中的“初心”,是指佛教徒踏入佛门时,心中秉持的那颗当仁不让的成佛利生之心,那份最真诚质朴的求法向道之愿。佛学中,最看重的就是这份初心,认为发心最真实、初心最珍贵。只要有了这份初心,就能开始成佛之路习近平使用“初心”一词,与《华严经》中的用法有本质的不同。从字面上来看,不忘,强调的是要坚持和发扬。初,是个时间概念,指初始、开始、起初的意思。心,是人的意识、心理。对于共产党而言,“初心”是指党成立时的主张,为什么要成立,以及成立后表现出的精神状态等。初心,是共产党的组织黏合剂。不忘初心,说到底就是回到党的本源,回归本真,是对共产党立党之本的追问,也是对共产党存在意义的追问。具体来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有以下基本内涵。
第一是不忘本来,即为何而成立?为什么出发?就是要牢记党的指导思想、宗旨、理想信念、目标等。在政党类型上,中国共产党属于意识形态政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规定了共产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当然,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立足中国实际,面向中国问题,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根本,是治党治国治军的基本遵循,也是中共的本来,必须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正如习近平说的,“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二是不忘历史,即走过的路,包括苦难和辉煌、经验和教训,继续朝着目标前进。“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党的理论、理想、信念,既是抽象的,又是历史的、具体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呈现出来的,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的。而要真正坚定理想信念,理解、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理想和目标,必须联系党的历史。习近平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第三是不忘品格,包括品质、精神状态、精神风貌等,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涵盖共产党人建党时的奋斗精神,以及在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初心十分可贵,但初心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品格,可以称之为共产党人的精神、作风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专制传统、以农业为主的落后大国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又曾遭受西方列强、日本的入侵,外忧内患。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内外环境是十分恶劣的。面对如此条件,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品格,是“初心”的具体写照。
之所以强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根本上说,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有的党员干部淡忘了“初心”,不愿意前进。干部队伍中,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公开场合要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背地里自己不敬苍生敬鬼神,笃信风水、迷信“大师”。有的领导干部,在担任领导职务后,意识到升迁无望,便开始放纵自己,丧失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以至走向贪污腐化。有人总结了贪官的人生轨迹,即“都经历过苦难的童年、奋斗的青年、上升的中年,最后都走向悲惨的晚年;他们的血泪教训也几乎相同:那就是丧失了理想信念和党性原则”。这也从反面印证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重要性。
三、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具体路径
讲话中,针对当前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告诫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并将当前的奋斗历程比作一场考试,强调“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怎样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八个方面具体要求。这八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从内在逻辑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从政党本质看,就是不忘“主义”“理想”和“事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想而奋斗的实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这是八个要求中的前三个。根本上说,“主义”“理想”和“事业”,是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其中,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思想,是党的灵魂所在,起着根本性、决定性的作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向,起着目标引领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导思想和远大理想、共同理想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具体就是要落实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行动上。
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是一个政党凝聚党心民心、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真理力量,使党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在发展,理论也必须发展。必须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不同于一般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有着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这是党能够经受一次次挫折而有奋起的根本原因。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建设的战略任务,保持全党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要深入学习党的理论,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保持对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的清醒认知和执着追求。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
在“七一”讲话前的2016年6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把“文化自信”同“三个自信”(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放在一起,从而提出了“四个自信”,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过,习近平是放在如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中提出的,没有具体展开论述。“七一”讲话中,习近平首次对其每个自信都作了具体阐述。他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正因如此,“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二)从发展战略看,就是不忘布局、改革开放、人民立场、和平发展道路,继续推进“两个一百年”目标、改革开放、为民造福事业、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
落实到当下中共执政的行动上,可以说是在实践层面和战略上,则主要体现在第四至七个要求上。
“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上半叶执政的具体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到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就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基本方法,抓主要矛盾,形成并确立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是整体与局部、全面与重点的关系,必须相互促进、统筹联动,协调贯彻好。
恩格斯曾说过,“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受苏联模式影响很大,存在不少弊端,必须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进程。在新形势下,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人民立场是中共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要毫不动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当代中国,处于全球化当中。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联系。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国家间的冲突,和平崛起尚没有先例。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崛起的目的是为了造福于民,远期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代中国,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深知和平的珍贵和发展的价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所谓共同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种文明、各个国家相互尊重、和谐共处、共同进步。
(三)从根本保证上看,就是不忘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当代中国,仍然处于赶超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阶段。这个阶段,一个鲜明特点就是要调动和集中各方面资源。这个任务,只能由中国共产党来完成。20世纪的中国,正是中国共产党,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组织起来,打破了中国几千年以来家国同构的政治和社会结构,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代中国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一个超大型政党,在一个超大型国家长期执政,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从学理上讲,在当代中国,政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同西方国家有根本的不同。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领导国家和社会,而且还通过自己的组织建设,嵌入到国家和社会当中,去推进国家建设和社会建设。因而,党的建设同国家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当代中国,党的建设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
这就要求,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掌握着国家公共权力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四自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要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要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综上所述,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主题和主线,有着深远的历史意蕴和深厚的理论渊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内涵丰富,涵盖党的理想信念、奋斗目标、宗旨、历史、精神、传统、作风等,归根到底就是要保持和发扬中国共产党自身所具有的组织文化。“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既是口号,更是行动,就是要从政党本质、当前战略、根本保证等三个层面加以坚持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