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人

二级分类:

马前托孤的李美群

      在兴国县革命烈士陵园,有这样一座雕塑:一名年轻的红军女战士身骑战马,焦急回望,她手中递出的襁褓里,一个婴儿正嗷嗷待哺,一位老大娘马下掩面而泣,欲接婴儿。这尊雕塑,生动地表现了一位临阵出征的母亲,将一个襁褓婴儿寄托给婆婆的动人情景。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1982年,在兴国县革命烈士陵园,48岁的钟全列深情地注视着这组雕像,激动地说:“那孩子就是我。”马前托孤的这位红军女战士叫李美群,她出生于兴国县一个极贫穷的农民家庭,末满月就被送给一个姓钟的人家当招女(童养媳)。         1928年12月20日,红军独立2团、红军独立15纵队发动了兴国武装暴动,兴国县城第一次红旗飘扬。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席卷城乡,出生在坝南贫苦农民家年方17岁的女子李美群也投身到革命活动中。在血火纷飞的年代里,她与同乡青年裁缝钟延章相识相爱,不久结婚,夫妻一同宣誓入党。钟延章当选为坝南乡雇农工会委员长,李美群则成为一名赤卫队骨干。1929年6月,国民党军占领了兴国县城。全县各地的赤卫队集中起来,编成25纵队,与白军展开了拉锯式的游击战。不久,李美群和她的女伴接受新的任务,做白军士兵工作。李美群把妇女赤卫队队员组织起来,成立了“白军士兵运动委员会”。
      见了当兵的就躲避,哪敢主动找白军做工作。为了消除姑娘们对白军士兵的恐惧心理,李美群一个人硬着头皮出发了。她挑着一担菜故意在白军岗哨前歇脚,与站岗士兵搭讪。幸好什么事也没发生,她顺利地回来了。从此,女队员们经常三五成群,在白军驻地附近贴标语、散传单,想方设法与白军土兵接近谈话,启发他们觉悟,不再替军阀送死。不少士兵在她们的鼓动下,偷偷地回家,有的当了红军。
      不久,25纵队与国民党军打了一场仗,战斗很惨烈,不少负了伤的战士被抬到村里,李美群看见有的战士打断了腿,有的打断了手,更多的是血肉模糊。有个排长告诉她,这主要是吃了没子弹的亏。怎么才能搞到子弹呢?李美群想起一件事,有一次他瞅见一个国民党士兵用子弹换小贩的香烟,她想,用食品同样可以换到子弹。李美群当然知道做这事很危险,有几个卖菜的妇女曾遭到国民党兵的欺侮。但是部队急需子弹,她豁出去了。
      李美群与女队员们装成做小买卖的商贩,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提着盛满油烧薯包鱼、油炸花生、蒸米馃的竹篮,大大方方地穿街过巷,高声叫卖,身临一线换到了不少子弹。有一天,李美群挎着一篮米馃,一进城便遇到一个长着三角眼的白军老兵油子。他低声吩咐李美群:  “跟我走。”李美群不好多问,只好挑着担子跟着他走。“三角眼”带着李美群走进—个破败的尼姑庵里。李美群站住问:“子弹呢?”“三角眼”对李美群说:“在里面呀。”说着就从菩萨身后提出一包东西,用手在包里抓了一把黄澄澄的子弹出来。李美群刚伸出手去接,  “三角眼”突然把她拦腰抱住了,还往屋里拖。李美群死命挣扎,但无法摆脱。她灵机一动大吼一声:“赤卫队来了!”趁“三角眼”一分神,膝头用力往上一磕,他“嗷”地发出一声惨叫,蜷缩在了墙角下。李美群看他倒在地上,返身提起那包子弹冲出了庵门。李美群带着上百发子弹回到家里的时候,赤卫队员和乡亲们简直把她们当成了英雄。来来去去,以货易弹,游击队得到充足的弹药补充。李美群与她的“兵运”小组受到江西省委、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的嘉奖。李美群当选为坝南乡妇女赤卫队中队长。
1931年6月,李美群调任中共兴国县委妇女部长。她上任不久,第三次反“围剿”战斗打响。李美群带领妇女运粮上前线,慰问到红军驻地。第三次反“围剿”取得全面胜利,红军战士和根据地人民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但没想到李美群的丈夫钟延章在老营盘战斗中壮烈牺牲,李美群肝肠寸断。

      次年4月,江西省委下命令,调李美群担任少共江西省委组织部长。几个月后,她又调任江西省妇女部长。她全身心投入革命斗争工作,在工作中与省委组织部干部倪志善结识相爱,‘征得婆婆同意后,与倪志善结婚。1933年春,中央发出了扩大百万红军的号召。她带头动员自己的新婚丈夫参加红军。这一行动,感动了许多人。
      不久,省委派李美群到兴国巡视并指导“扩红”工作。那时,李美群已经怀孕,按本地习俗,不能回娘家生育,尴尬之际,年老体弱的婆婆接纳了她。1934年1月15日,李美群生下了心爱的宝贝女儿,取名为“中全列”。可是此“中”与彼“钟”是两码事。
      其时,第五次“围剿”步步紧逼,炮声在逸|周隆隆轰响。李美群越来越不安,她牵挂着前线和省委妇女部工作。婆婆知道李美群的心思,那天,李美群悄悄收拾行李,被婆婆撞见。婆婆不安地间:“美群,你就要走?”李美群告诉婆婆,一百万大军正杀气腾腾向中央苏区扑来,省委有不少工作要做,只好提前回去。
      听李美群这样说,婆婆脸上露出生气的神情,高声地问:“你想想你是哪年嫁给延章的?又是哪年开始干革命的?为了革命,连延章的命都在反‘围剿’中丢了。如今你又嫁了新老公,就留下全列一根苗,她是你身上掉下的肉,你要走就带着她快走吧!”婆婆赌气地将孩子塞到李美群手上,转身进了厨房。婆婆的话让李美群犯难,如果留在家里,婆婆的关节炎一发作,手脚又酸又痛,连孩子也抱不动,还乡团来了更危险。可自己重任在身,形势如此逼人,又怎能不回省委?李美群心乱如麻。由于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形势曰益紧张,还没有来得及品尝初为人母的喜悦,江西省委就通知她赶快回省委工作。
      面对出生23天的女儿,李美群没有犹豫,她“扑通”一声跪在婆婆面前,深深磕了一个头,深情地喊道:“妈,你多保重,媳妇不孝,全列就托付给你老人家了,家里困难,就请你把她送给厚道人家吧!”孩子“哇”地啼哭起来,一声声啼哭似刀割着李美群的心。她多想再给孩子喂一次奶,再亲亲孩子的小脸蛋,但她怕动摇自己的决心,便迅速拖着产后虚弱的身子跨上马,眼中含着泪水,回首望着孩子,心里默默地喊着:“别了,我亲爱的孩子!”
      她深知自己是个革命者,是一个共产党员。对于共产党员来说,革命工作高于一切,通知就是命令。她最终服从了革命的需要,忍痛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托付给了婆婆,骑上省委送来的战马,拖着产后虚弱的身子,日夜兼程返回宁都,投身到紧张的反“围剿”战争之中,留下了马前托孤的动人佳话。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李美群与中共江西省委书记曾山、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省军区司令李锡凡等一道,组成江西省游击队,转战在宁都、兴国、永丰、乐安、宜黄的崇山峻岭之间。随着斗争环境的日益险恶,游击队决定化整为零,分散活动,李美群带眷一支小分队在宁都小布一带,与敌人周旋。
      不久,李美群在赣南地区被捕。敌人将她押送到江西省第一监狱,判她12年有期徒刑。在狱中,她经受住了敌人的种种摧残,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气节。 1936年春,被折磨了长达一年之久的李美群因伤病交加而逝,年仅25岁。
      李美群烈士的遗孤现在生活在泰和县,已是近80岁的老人。当年,由于婆婆早逝,孩子由革命群众收养,为免遭国民党迫害,辗转迁徙到泰和县,改名“金冬秀”。每年的清明节,她都要到兴国县革命烈士陵园去拜祭母亲,轻轻地擦拭着这尊雕像,她动情地说:“下辈子,我还要做妈妈的女儿!”烈士的鲜血换来了千家团圆,万家灯火,享受着和平与富足的新一代有何理由忘记他们,丢失他们的信仰,放弃他们的事业?对于母亲的死,钟全列老人有自己的看法:“母亲的革命生涯和她的一生都很短暂,她似乎是凭借着一股革命激情,将自己的生命一下子燃烧殆尽。但她生命的终结并没有因肉体的毁灭和消灭而告终,她怀着一个崇高的信仰而死的,那应该是一种生命的升华,就像凤凰涅槃一样壮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