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人

二级分类:

永不消逝的“红色村庄”尊三围

        上个世纪30年代初的中央苏区,红旗漫卷。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处,老百姓无不欢欣鼓舞,这是长期残酷压迫下积蓄的情绪与力量的暴发;而当红色政权危机之时,人民群众无一不勇敢地挺身而出,同仇敌忾,甚至不惜流血牺牲。在赣南安远县镇岗乡,英勇的人民为了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以土围子为堡垒,顽强抗争,浴血奋战,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赣南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有许多这样的土围子。它们大多坐东朝西,与绿色相拥,透出一派祥和气氛,尽显无限客家风情。“一进三厅两厢一围”的基本结构,可居住几十甚至上百户居民。每天,他们迎着东升的太阳,或田地劳作,或古井浣水,或品茗岁月,或洗濯时光。曾经的尊三围就是这样一座具有典型客家特色的土围楼。它位于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的安远县镇岗乡赤岗岭下,东临镇岗河,西靠安(远)定(南)公路,距镇岗乡只一华里左右,是当年的中央苏区通往南线外界的必经之地。清朝咸丰年间,当地一位财主为他的三个儿子各建造了一座围子,尊三围是其中的一座,总面积约3200平方米,外围墙有一米多厚,长230米,全部由掺了桐油的三合土加上大块鹅卵石砌成,墙体厚实坚固。从当年留下的弹痕看,子弹对它几乎没有任何损害,炮弹也只能留下酒杯大小的浅坑。围内建筑有三层楼房高,围墙的四角有突出的碉堡炮楼,四壁有内大外小的窗口,可作对外观察和战时射击之用。这种堡垒式的建筑是那个年代有钱的财主自保平安的产物,具有坚固、易守难攻的特点。然而,一场惨烈的保卫战将这个围子从地图上彻底地抹去了,只留下一片断壁残垣,200多名革命先烈在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29年4月,红四军主力在向赣南闽西进军途中路过安远县,点燃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烈火,安远各地相继插上了革命的红旗。 1930年10月,安远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成为中央苏维埃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属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管辖。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坐镇南昌行营,调动了30万人马对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为了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配合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1931年9月,中共赣南特委和安远县委指示镇岗当地党组织立即夺取安远镇岗的尊三围作为革命据点。镇岗党组织支部书记、赤卫队队长陈耀古接到上级指示后,当晚即召集赤卫队负责人召开了秘密会议。考虑到尊三围易守难攻的特点,会议决定智取。 10月16日,趁地主陈和平前往镇岗圩赶集之机,赤卫队员陈发喜、孙荣茂、孙声有等化装成做生意的商人和割草人混入尊三围,不声不响地将陈和平全家老小扣押起来,并迅速占领了碉堡的四角,发出攻围信号。随后,埋伏在围外的200多名赤卫队员在陈耀古等人的带领下,一跃而起冲入围内,一枪未发,占领了尊三围,镇岗乡苏维埃政府随即迁入围内。从此,尊三围成为一座红色的堡垒。党组织以尊三围为据点,联络各地赤卫队,先后攻克了附近的一些白色据点,扩大了根据地,壮大了革命武装。
        第三次反“围剿”以中央红军的全面胜利告终,国民党政府不甘心就此失败,一面在军事上加紧调集兵力,谋划更大规模的“围剿”;一面在经济上实行更为严密的封锁政策,严禁食盐、粮食、药品等军用物资流入苏区,并且严格控制圩场买卖,规定一个人只能买限量的粮食、油盐及日用品,否则以“济匪”论处。1932年6月23日,毛泽东率领红一军团,从会昌县清溪进抵安远县,在城郊宿营。次日,进驻镇岗乡,毛泽东听取中共镇岗乡支部的工作汇报后,指示中共镇岗乡支部要努力扩大地方武装,巩固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并赠送给镇岗乡赤卫队一批枪支弹药,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作准备。尊三围赤卫队在队长陈耀古的带领下,一方面开辟红色圩场,千方百计收买食盐和粮食等紧缺物资,保护盐商和粮商的安全,同时,组织群众自制硝盐;另一方面由赤卫队伏击敌人的运输线,缴获了敌人大批军用物资,打通广东、福建等地通往中央苏区交通运输线,将食盐、粮食、药品等紧缺物资源源不断地向中央苏区运去,打破了国民党的严密经济封锁,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由于尊三围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国民党将驻扎在尊三围的镇岗乡苏维埃政府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
        随着斗争形势的日益恶化,尊三围周围地区先后被敌占领,一些革命干部、革命家庭纷纷转移到围内继续坚持斗争。 1932年底,国民党为了“围剿”红军,修筑了一条由安远至定南的公路,而尊三围这个镇岗地区仅存的红色堡垒正好卡在公路线上,围内的赤卫队时常袭击路过的国民党部队和他们的运输队伍,这使国民党军队大为恼火。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开始前,敌人调集大量兵力对这个仅有200余人的小围子发起了猛烈进攻。1933年7月,广东军阀、南路“剿共”总司令陈济棠指挥3个军1 1个师又一个独立旅,于赣粤闽边境之上杭、武平、寻乌、信丰、大庾等县及赣州城间构筑绵密的碉堡群,防止红军南进或西渡赣江,并开始合力围攻赣南红军07月7日,国民党军第四集团军第44师王振朝团和凌亚西团包围了镇岗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尊三围,切断了尊三围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断绝了外界对围内的粮食、弹药等物资供应,妄图一举踏平尊三围。
        面对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尊三围军民临危不惧。中共镇岗乡支部书记陈耀古、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陈浪廷召集全围军民进行了简要的战斗动员,围内200多名赤卫队员和革命群众个个斗志昂扬,他们纷纷表示,坚决与尊三围共存亡,为保卫苏维埃流尽自己最后一滴血。
        第二天天刚亮,尊三围战斗打响。敌军主攻团一营营长彭金龙指挥其3个连的兵力和团部直属火炮连对尊三围发起攻击。在炮火和机枪掩护下,四五百名国民党士兵耀武扬威地如潮水般涌向尊三围阵地。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陈耀古指挥队员们用步枪、鸟枪、五响枪、单响枪、手榴弹、馿霤、硝包等火器,与敌人进行了顽强战斗,数次打退敌人进攻。当天,战斗从拂晓打到深夜,尊三围阵地依然稳如磐石,屹立未动。连续七八天,尊三围的赤卫队连自己也数不清击退过敌人的多少次冲锋了。此时,进攻的敌人一筹莫展,敌师长黄赞斌听了凌亚西的战报后,电告广西军阀调派了9架飞机前来助战。
        7月15日,一场更加残酷的战斗开始了。敌人派来助战的战机不断从尊三围上空投掷炸弹,成串落下的炸弹在尊三围四周爆炸,瞬间围内房屋倒塌,烟火冲天。借着飞机、大炮的火力掩护,敌人对尊三围发起更加猛-烈的进攻。围内的陈耀古、陈浪廷一面派人救火和坚守阵地,一面组织妇女儿童深挖防空地洞和救护伤员。坚守阵地的赤卫队员们则对冲上来的彭人进行顽强阻击,打退敌人多次进攻,成堆的敌人被打倒在围屋底下。最后,敌人被赤卫队员和群众英勇气势所震慑,变得惧怕了,纷纷溃逃。敌人的第一次飞机助战失败。
        为了保存革命火种,取得苏区红军的支援,赤卫队组织了一个小分队“突围找援”08月2日午夜零点,突围小组在火力掩护下,杀开一条血路冲了出去,旋即与敌军巡逻队遭遇,全部牺牲在突围的路上。
        尊三围被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中共安远县委,县执委会和苏维埃政府派人火速报告中央,同时先后调集安南游击队(安远、宝南游击队)、南区赤卫队前去救援。由于敌强我弱,他们只能在外围偷袭敌人,牵制攻打尊三围的部分兵力08月上旬,周恩来、朱德亲自调派红军新编独立第3师和安远模范师各抽调了一个团组成救援部队日夜兼程前往解围08月7日,援兵赶到尊三围东北方向几里之外的大黄沙时,由于临时找来的向导带错了路而延误战机,敌军已经抢占了有利地形,封锁了增援部队前进的道路。国民党军第44师分两路进攻大黄沙,企图合击消灭红军增援部队。面对敌人炮火的猛烈攻击,为了避免全军覆灭,援兵只好忍痛撤离,在大坝头休整后向寻乌方向转移。
        到1933年8月13日,尊三围的军民与攻城敌人激战对峙了近40天,此时,围内的军民已经濒临弹尽粮绝,饥饿和伤亡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命,但他们仍然坚守土围,顽强战斗。 13日早上,国民党军队又开始了攻围。这一次,他们征集了镇岗周边乡村的稻草3万余斤,一捆一捆绑用这些湿稻草来堵塞土围窗口的枪眼,并且以敌营长彭金龙为首,重金组织了一支由亡命之徒组成的攻围敢死队。上午,在飞机轰炸和机枪扫射的掩护下,敌营长彭金龙带着攻围敢死队,肩扛着一捆捆稻草,抬着云梯冲向了围屋,工事上的枪眼被厚厚的稻草堵住了,枪弹无法射击,紧随其后的近千名敌兵蜂拥而上。在这生死存亡关头,陈耀古大声喊道:“共产党员们!同志们!为了苏维埃!拼了吧!”赤卫队员和群众纷纷跃出工事,挥舞着大刀梭镖、长矛、竹篙和枪托与爬上屋顶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他们从屋顶杀进大厅,从大厅杀进巷口,同敌人滚成一团,互相厮杀,许多队员在战斗中英勇献身。陈耀古的大腿被敌人的刺)9刺伤,顿时鲜血涌流,他仍然呐喊着奋力拼杀;赤卫队员陈开进、陈兆有抱起刚爬上来的敌人从高高的围顶上滚落下去;女战士刘秀仔拉响了身上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包围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最后,尊三围终因赤卫队弹尽粮绝,寡不敌众而失守,陈耀古等156名男女老少全部被俘。国民党军队攻破尊三围后,将围子的财物洗劫一空,然后败火烧毁了整个村庄。
        烈士的生命可以被屠戮,他们用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永世长存。行走在断壁残垣之间,满目的弹痕野草,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尊当晚,敌团长凌亚西、王振朝对被俘的干部战士进行严刑拷打,妄图从他们身上获得有用的情报。但是陈耀古等人早巳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什么也没说。敌人从他们身上一无所获,只得下令将他们杀害08月15日,被俘人员除13名5岁以下的幼儿被县铲共团第三中队魏治南和土豪陈和平私藏准备贩卖外,陈耀古、陈廷浪等苏区干部、赤卫队员和全围老少一起被国民党军绑赴赤岗岭刑场,进行了血腥大屠杀。他们用刺)9将20多名儿童一个个挑死;将7名孕妇开膛剖腹,挖出胎儿;乡支部书记陈耀古、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陈浪廷、乡苏维埃政府秘书陈佛明、乡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陈良金四人的四肢被钉在木架上,和其他赤卫队员一起被浇上煤油,用火把点着,熊熊的火焰映红了天空,勇士们在烈火中发出最后的呐喊“中国共产党万岁!”“苏维埃政府万岁!”响亮的口号回荡大地,英雄的壮举震撼云霄。敌人的残暴行径没有吓倒英勇的群众,反而招致了更加愤怒的反抗和斥骂,敌人无计可施,将剩下的男女老少全部推倒在挖好的大坑里活埋。
        烈士的生命可以被屠戮,他们用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永世长存。行走在断壁残垣之间,满目的弹痕野草,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尊烈士的生命可以被屠戮,他们用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永世长存。行走在断壁残垣之间,满目的弹痕野草,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尊一个历经沧桑的村庄就这样被焚毁了,连同它一起消逝的还有200多条鲜活的生命。 1953年12月,安远县人民政府在当年国民党军队屠杀革命志士的地方建起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并根据后人的回忆,在墓碑上刻上了170多位死难烈士的英名。
        烈士的生命可以被屠戮,他们用生命铸就的革命精神永世长存。行走在断壁残垣之间,满目的弹痕野草,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尊三围保卫战的壮烈,诉说着那一场浩劫后的凄凉。尊三围保卫战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贫苦农民反压迫反剥削斗争的缩影,然而,正是因为有了许许多多像尊三围守卫者这样的英雄群体,他们甘愿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尊三围虽然被敌人从地图上抹掉了,但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厚重的一笔,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永远镌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

返回列表